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23 11:05:15
所謂政策真空期,是說在一個政策周期中,新舊政策交替或政策制定過程中出現的時間段,期間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導或執(zhí)行標準,導致的不確定性。市場上,通常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次年兩會前這段時間,叫作政策真空期或者政策空窗期。
而恰巧2024年底到2025年初的這段時間內,外部大環(huán)境會有較大變化。1月20日,他國領導人就任后可能帶來關稅等外部擾動,同時市場也在消化12月FOMC會議美聯儲的鷹派表態(tài)。外部大環(huán)境不夠友好的情況下,市場或維持震蕩格局,期待海外資金大幅回流并不現實。
因此紅利是比較符合震蕩市下的“審美”要求的。股息率越高就意味著收益率越高。而紅利這種選股策略,其實就是把高股息率的股票打包到一個籃子,因此其投資邏輯與長債類似。所以,從短期震蕩角度來說,此時資金青睞紅利風格。
長期來看,在全球利率下行,資產荒的背景下,再疊加存量高收益資產逐漸到期,追求穩(wěn)定收益的中長期資金需求缺口仍然存在,此時,高股息特性的紅利策略類的產品就很適配,也會持續(xù)被這些資金看好。
市場人士分析,在眾多紅利指數中,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跟蹤的中證港股通央企紅利或更具優(yōu)勢:其一是滬港AH溢價指數在155左右,說明相較于A股,港股市場正在打折;其二是政策層面已對央企提出更明確要求,改進和加強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
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收盤,港股央企紅利ETF(513910)是跟蹤港股通央企紅利指數中規(guī)模最大的一只,流通規(guī)模達14.50億元。近5個交易日,持續(xù)獲得資金青睞,累計凈流入超2.7億元。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