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2-05 02:23:14
每經記者 黃鑫磊 每經編輯 董興生
12 月 2 日 ,精 工 科 技(SZ002006,股價20.11元,市值91.53億元)公告稱,公司與Graphene Fibre Limited T/a GIM GrapheneFibre(以下簡稱沙特GIM公司)簽署了一份《銷售合同》。
據悉,合同總金額為1.72億美元(CIF價,下同),其中設備1.64億美元,保證金750萬美元。根據合同約定,公司將分期向沙特GIM公司提供6條生產線。合同簽定后,沙特GIM公司保證每年向精工科技購買3條生產線,總產線數量應不少于18條(含前述6條),總采購金額約為5億美元。
有市場消息稱,上述生產線為碳纖維生產線。對此,12月3日,精工科技相關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確定是否為碳纖維生產線。另外,新產線的執(zhí)行時間會根據合同簽訂情況來定。
開拓新材料裝備市場
公告顯示,此次簽署的合同總金額為1.72億美元,其中設備1.64億美元,保證金750萬美元。根據合同約定,精工科技將分期向沙特GIM公司提供6條生產線,并進行安裝指導、調試和驗收。其中,在合同簽定后執(zhí)行第一條產線,第二條產線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執(zhí)行,第三條產線將于2025年第四季度開始執(zhí)行,剩余的3條在2026年開始執(zhí)行。
同時,雙方約定,合同簽定后,沙特GIM公司保證每年向精工科技購買3條生產線,總產線數量應不少于18條(含前述6條),總采購金額約為5億美元。新產線規(guī)格及價格另行約定調整。
精工科技稱,本次交易主要是公司為進一步加快新材料裝備的市場開拓力度,屬于正常的銷售行為,本次合同分期實施,設備總金額為1.64億美元,約占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營業(yè)總收入的76.76%,后續(xù)若合同順利履行,將擴大公司新材料裝備的產銷規(guī)模,對公司未來經營業(yè)績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
精工科技還表示,公司具備履行合同的能力,在資金、人員、技術、產能等方面能夠保證合同正常履行。公司與交易對方不存在關聯(lián)關系,合同的履行不影響公司業(yè)務獨立性,公司主要業(yè)務不會因履行合同而對交易對方形成依賴。
不過,精工科技也提示稱,如因公司原因出現(xiàn)逾期交貨,因設計、設備技術原因不能正常生產、達不到技術協(xié)議要求、產能要求等違約情形,公司存在需按合同規(guī)定支付相應違約金的風險。
股價收獲“11天6板”
就在一個星期前,精工科技還披露了另一份大訂單。11月23日,公司與四川眾億匯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億匯鑫)簽署了《銷售合同》,合同總金額約為5.16億元(含稅價)。
合同約定,公司將向眾億匯鑫交付一套碳纖維成套生產線(以下簡稱碳化線)和一套原絲生產線(以下簡稱原絲線)及其配套公用工程,并進行安裝、調試和驗收。
精工科技表示,本次交易主要是公司為進一步加快系列碳纖維裝備的市場開拓力度,屬于正常的銷售行為。合同總金額占公司2023年度經審計營業(yè)總收入的29.62%。后續(xù)若合同順利履行,將擴大公司系列碳纖維裝備的產銷規(guī)模,對公司未來經營業(yè)績產生積極影響。
2024年三季報顯示,精工科技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11.81億元,同比增長5.51%;實現(xiàn)歸母凈利潤7303.37萬元,同比下降47.96%。公司表示,主要原因在于報告期公司總體毛利率下降和研發(fā)投入費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2月3日收盤,精工科技股價再度迎來漲停,報21.12元,實現(xiàn)“11天6板”,累計漲幅達54.27%。而從9月18日的低點10.37元起算,公司股價累計漲幅達103.66%。
多因素驅動碳纖維擴產
作為國內碳纖維設備龍頭企業(yè),精工科技于2020年成為國內首家實現(xiàn)千噸級碳纖維成套生產線裝備全國產化的企業(yè),系國內唯一一家整線裝備供應商,國內市占率超過50%。
據11月19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2020年以來,精工科技累計交付全國產化碳纖維成套生產線超20條,合同金額累計超過40億元。截至目前,公司碳纖維成套裝備在手訂單共13條,合同總額超20億元。
據廣發(fā)證券研報分析,精工科技碳纖維業(yè)務2022年收入占比提高至65.17%,為公司業(yè)績高增貢獻了主要動力,受下游行業(yè)需求低迷影響及產品結構變化,2023年和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有所下滑,但仍為公司收入占比最高的業(yè)務板塊。
中信建投研報稱,上一輪碳纖維擴產高潮是在2021~2022年,彼時碳纖維大絲束的價格飆升到14萬元/噸以上,大量玩家大舉擴產,是經典的“價格上漲-產能擴產”邏輯。而本輪碳纖維的擴產動因來自于“出海”+“逆周期投資”的雙重驅動,投資方不看重當期盈利。
以沙特為代表的中東國家,在石化、光伏、汽車、氫能等新能源領域大舉投資,工業(yè)化的決心已定。中東有油氣資源,又背靠歐洲、非洲、中亞、南亞等市場,“原油-煉化-丙烯腈-碳纖維-新能源”產業(yè)鏈雛形已現(xiàn)。
碳纖維產業(yè)本身具備“投資重、技術迭代強、擴產難度大”的特點,產業(yè)龍頭往往誕生于行業(yè)低谷期的逆勢擴張者。中信建投研報分析認為,碳纖維設備訂單增長的動因,已經從“碳纖維高價”轉向“成本降低-價格下降-需求增長”下的長期擴容。以此視角看,碳纖維設備的潛在需求難以估量。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