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30 13:41:02
逆城市化的人口遷徙潮
每經記者 程曉玲 每經編輯 楊歡
圖片來源:新華網
“東方日內瓦”“風花雪月城”“文獻名邦”“五朵金花的故鄉(xiāng)”……大理的別稱有很多,最近的一個,是“有風的地方”。
今年以來,隨著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熱播,大理旅游持續(xù)升溫,“跟著許紅豆吃大理鮮花餅”“總要去一趟有風的地方”等相關話題席卷各大社交平臺。
而當不少游客將“有風的地方”作為心心念念的“打卡地”時,另一些人已經在這里扎下了根。
2004年,黃菊因畢業(yè)旅行來到神往已久的大理。十年后,她頻頻踏上這片樂土,走入蒼山、古城、喜洲、銀橋、雙廊等地,陸續(xù)采訪了幾十位生活在這里的人的“大理故事”。最終寫成了這本集結了14位大理新移民訪談錄的《仿佛若有光:大理訪談錄》。
《仿佛若有光:大理訪談錄》黃菊著;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20.5
在大理種田的日本人遼太郎;把幼兒園和小學建在蒼山腳下和田間壩子上的教育革新者陳鋼夫婦;在高山上建客棧、用中式食材做西餐料理的麗萍……14位訪談者中,有作家、有畫家、有隱士、有電影人、有新農人、有建筑師等。
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大理人”為什么而來?他們又給這座西南小城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如書中所言,“他們的回憶將我們帶回大理的古典時期,并以他們的生命實踐,引領了大理的先鋒時期,那時常覺得大理有神光籠罩,而今帶著復雜的心情,我們一起目睹它步入時代的洪流。”
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電影《五朵金花》到金庸、瓊瑤、安妮寶貝筆下的避世桃源,從嬉皮士和背包客的“天堂”到現代大都市的“后花園”……這座被“風花雪月”圍繞的城市,一次又一次被標注在文藝作品中,成為無數人心中的詩和遠方。
難得的是,本書向我們展現了許多人不曾親歷的、成為網紅打卡地之前的大理,以及當時生活在大理的新移民的故事,并以此映照大理的成長與變幻。
作為訪談者之一的藝術家葉永青曾表示:曾經的“嬉皮士”已經離開,但大理依然是一個罕見的地方,它出現了所謂的“逆城市化”現象,不同的人群因為各種原因從世界各地聚集到大理,這些“移民”不是工作和現實就業(yè)帶來的,而是跟生活方式有關,跟文化有關,跟興趣有關。
圖片來源:新華網
這一點,可以從書中更多訪談者的經歷得到印證——
1998年,導演張楊從北京來到大理,先是旅居,然后長住。在往后的多年里,大理成為他重要的創(chuàng)作地,在這里創(chuàng)作了《洗澡》《飛越老人院》《落葉歸根》《向日葵》等電影的劇本,還有市場反響熱烈的《岡仁波齊》和《皮繩上的魂》;
作為清華大學、哈佛大學建筑學碩士的趙揚,2012年將其工作室遷往大理,致力于探索建筑實踐在轉型期的中國鄉(xiāng)村和城鎮(zhèn)的嶄新可能性,并在云南和江南地區(qū)的一系列項目中探尋中國建筑學的人文自然傳統(tǒng);
浙江溫州人牙刷,作為騎行愛好者,卻在騎行途中喜歡上植物,并進階為植物高手。2012年,他在騎行途中路過大理,一見傾心,并于2016年開始遷居大理,像高精度的“掃描儀”一樣,從東坡到西坡,從山麓到山頂,在蒼山上摸爬滾打四百余趟,寫了蒼山八百余種植物;
日本千葉縣人遼太郎,曾一直以音樂演出的方式在世界各地旅行。2011年旅行至大理停了下來,陸續(xù)在才村、銀橋等多個村子里租地耕種,實踐自然農法,并于此間結婚,有了三個孩子。
書中14位主人公,就像來自世界各地的“探索者”,在這里探索著有關文學、藝術、建筑乃至生活本身的另一種可能。
為什么是大理?
在游歷世界后,舉家搬遷到這個西南邊陲小城的作家許崧給出的回答是:全國只有一個社區(qū),就在大理。
2010年偶然來到大理后,促使許崧決定住下來的唯一原因,就是“人”——不僅短短半年就認識了半城的人,而且“這里人相處的方式,別處沒有”。
在他看來,大理社區(qū)既不同于網上的社區(qū),也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
“以前的社區(qū)形態(tài),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往往生活形態(tài)、生活背景和文化水準都很相似。而大理的新‘移民’來自五湖四海,以前干什么的都有,它的多樣性是傳統(tǒng)社區(qū)無法相比的。”
比如,每晚飯后遛彎兒的地方,是古城里最熱鬧最文藝的人民路,街上大多都是熟面孔。再比如,一場音樂演出把“街坊”們都請了來,“門票”就是在手上蓋個戳,回頭吃完飯看看戳再進去,那種信任體系是城市里沒有的。
圖片來源:新華網
源源不斷的新移民被大理吸引、定居的同時,亦逐漸形成并豐富著社區(qū)這一新生事物。
教育也是社區(qū)里很重要的一環(huán)。在作者看來,第二代的教育,正是檢驗新移民豐富生活是否真的可靠的一個關鍵點。
有這么多人來到這里,他們的下一代都要面臨教育的問題,怎么解決?
“人是和環(huán)境互動的,我們因為環(huán)境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反應。”許崧表示,在大理這樣的多樣化環(huán)境里,大家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碰到教育的問題,又沒有現成解決方案,才開始親自動手嘗試新教育。
于是,這些“新大理人”陸續(xù)開啟各種教育試驗。
貓貓果兒正是其中之一。于2011開始籌建的貓貓果兒,分為幼兒園和小學兩部分。幼兒園在蒼山腳下,學校內有溪水、菜地,孩子不是按照年級,而是按照興趣來組成小組,沒有固定的教室,也沒有固定的課程。小學在大理壩子上,有更開闊的草地、球場,各種玩耍的空間,作者第一次去時留下的印象是:感覺走完整個校園都沒發(fā)現教室……
事實上,近年來,如華德福、瑞吉歐、蒙特梭利等各種教育理念和流派在大理興起,包括貓貓果兒在內的一批探索新教育模式的學校陸續(xù)涌現,其共通之處在于:告別應試教育。
“在這個時代,我們正好站在一個節(jié)骨眼上,已有的傳統(tǒng)教育形態(tài)可能很快被推翻,也許不是revolution(革命),而是evolution(進化)。”在許崧看來,教育的新樣本,可能就在大理。
時代的洪流滾滾向前,與源源不斷的“人”一同被吸引而來的,還有越來越多的資本和投資者。
隨著大理日漸成為網紅“寶地”,變化隨之而來。對此,書中多位訪談者也都是親歷者。
似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大理經歷了很多變化,房租、房價上漲,人民路上的街坊們也都換了面孔,一些老朋友陸續(xù)離開,許崧也從古城的院子里搬到了“蒼山小院”樓盤的小區(qū)房里,上山了。
這也是不少新移民的活動范圍軌跡變化。1998年初到大理時,導演張楊曾在古城一帶活動。十年后,他搬去雙廊一段時間,后又重新回到古城。只是當古城被游客“填充”時,他的主要活動范圍換到了山上。
除了上山,還有一些人去了更遠的銀橋村,或是洱海邊的其他村子。而當人和公共空間四散開來,原先的“社區(qū)”也自然而然發(fā)生了改變。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許崧的觀念里,“社區(qū)”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具有凝聚力的公共空間。
例如,在古城時,他常去一家叫“海盜酒堡”的小酒館,并不喝酒,只是和街坊們聚眾曬太陽聊天。上山后,忽然沒有了這樣的空間,這讓他一度認為出現了“社區(qū)危機”。
好在不久后,海盜酒堡也上了山,就在弘圣路上,和小區(qū)“山水間”面朝蒼山的門口同一海拔、同一條路。就是在這里訪談期間,作者見到了這樣的場景:
“那些也從山下搬到山上來的老街坊不時來訪,巴掌大的酒堡忽然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每一刻鐘都有一股新的溪流匯入,每次匯入,都要和先前匯入的溪流寒暄、打鬧一陣。漸漸地,周圍人聲鼎沸……話題不時從這一桌串到那一桌,從室內串到街邊。”
書中提到,以海盜酒堡為中心,弘圣路上陸續(xù)出現了多個新的“公共空間”,餐廳、咖啡館、民謠演出場所等等,這里似乎正在變成另一條人民路,就像更早時期的“洋人街”。
在許崧看來,這是大理社區(qū)的延續(xù),也是人的關系的延續(xù),只是“換了一片土壤”。
后來,另一些新樓盤也陸續(xù)出現,“等到連接它們的路打通,聚會的頻率和密度又會開始變化。”許崧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