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8-19 17:33:59
每經編輯 張錦河
據中新社,8月19日,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提前進入低枯水期,創(chuàng)下71年以來最早進入低枯水期的紀錄。
2022年8月17日,江西九江,在鄱陽湖都昌印山水域附近,行人從水文測量柱旁走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6930537
記者當日從江西省水文監(jiān)測中心獲悉,19日4時,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9.99米,為1951年有紀錄以來同期最低水位,鄱陽湖提前進入低枯水期,繼8月6日最早進入低水期(12米以下)后,鄱陽湖再次刷新最早進入低枯水期(10米以下)紀錄。
數據顯示,受持續(xù)高溫少雨和長江來水偏少共同影響,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8月6日,提前進入枯水期,8月19日4時,鄱陽湖星子站水位退至9.99米,提前進入低枯水期,從12米退至10米,僅用13天;6月23日以來,鄱陽湖星子站水位57天內下降9.44米,日均退幅0.17米,日最大退幅0.33米(8月5日)。
江西省水文監(jiān)測中心表示,2022年成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最早進入低枯水期的年份,較原最早出現年份(2006年9月28日)提前40天,較1951-2002年平均出現時間提前105天,較2003-2021年平均出現時間提前78天。
根據氣象預測,未來一周江西省仍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加之長江流域來水正常偏少,鄱陽湖水位仍將持續(xù)走低。江西水利部門建議關注鄱陽湖水位快速下降對湖區(qū)生活生產生態(tài)帶來的較為嚴重影響,做好提水用水管理及抗旱保水工作。
因長江流域出現旱情,衛(wèi)星圖片顯示鄱陽湖、洞庭湖都已“瘦成一道閃電”。
據極目新聞,長江流域旱情之下,8月19日,記者從歐洲航天局網查詢衛(wèi)星圖片看到,從7月11日到8月15日,鄱陽湖、洞庭湖水體面積均已肉眼可見地“瘦成一道閃電”。從百度地圖地球模式同樣可以看到,圖中鄱陽湖大面積顯示為土黃色,與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的藍色形成鮮明對比。
7月11日洞庭湖水域
8月15日洞庭湖水域
此前,中國水利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長江流域發(fā)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氣象干旱。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面面積較6月已縮小3/4。
7月11日鄱陽湖水域
8月15日鄱陽湖水域
8月17日,水利部新聞發(fā)布會消息,7月以來,長江流域持續(xù)高溫少雨,江河來水偏少、水位持續(xù)走低,中小型水庫蓄水不足,多地土壤缺墑??傮w來看,長江流域發(fā)生了1961年以來最嚴重的氣象干旱。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ㄊ校└厥芎得娣e1232萬畝,83萬人、16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
水利部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志雨分析,此次長江流域的旱情主要有4個特點:
一是降水歷史同期最少,高溫少雨日數多。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4.5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
二是江河來水明顯偏少,水位持續(xù)走低。7月以來,長江干支流來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8成,上中游來水量為1949年以來同期最少。長江三峽、漢江丹江口重點水庫來水分別偏少4成多、近7成。洞庭湖、鄱陽湖相繼于8月4日、6日低于枯水位,分別為1971年、1951年以來最早。當前,長江干流及洞庭湖和鄱陽湖(簡稱“兩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85—6.13米,沙市以下江段及兩湖水位為歷史同期最低,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面面積較6月縮小3/4。
三是水庫蓄水總量接近常年,部分中小水庫蓄水嚴重偏少。
四是大部地區(qū)土壤缺墑。
據央廣網18日報道,受長時間高溫少雨天氣影響,鄱陽湖水位持續(xù)走低,提前進入了枯水期,鄱陽湖中的鞋山島全部露出水面,周邊湖床“變身”綠洲。
2022年8月8日,江西九江,在鞋山水域枯水鄱陽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5542117
現在大家看到這個小橋已露出地表,大片的草原,還有鞋山島下面的溶洞也裸露出來,這個景觀一般是要在每年的十二月份才能看到。往年八月份這個時候還是豐水期,水一直漲到了鞋山大門那里,船本來是可以直接靠在鞋山島的大門,但是由于枯水期,我們船只能靠在湖灘旁邊了。”江西省湖口縣石鐘山鞋山景區(qū)市場部經理楊帆說道。
17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有記者提問: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域位于我國南方,水資源相對比較豐沛,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4—9月。出現此次旱情的原因是什么?
“通常情況下,7—8月長江上游位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西側,為多雨區(qū);而長江中下游受副高控制不利于降雨,易發(fā)生夏伏旱,例如2013年、2019年都發(fā)生過嚴重的夏伏旱。“劉志雨分析,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受持續(xù)拉尼娜事件影響,今年7月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面積偏大、強度偏強,位置偏西偏北,受副高下沉氣流控制,長江全流域持續(xù)高溫少雨,流域內主要河湖來水明顯偏少,水位顯著偏低,出現了多年同期少見的干旱形勢。
官方預計,8月底前,長江流域降水、來水總體仍將偏少,展望9月份中下游大部地區(qū)降水來水仍可能繼續(xù)偏少,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干旱情勢可能進一步發(fā)展,長江上游水庫群蓄水形勢嚴峻。
據極目新聞,湖北大學中國長江文化研究院院長、法國水科學院院士鄭曉云告訴記者,鄱陽湖“縮水”對鄱陽湖周邊的農業(yè)灌溉、工業(yè)生產都將產生影響。另外,因為湖體干涸,鄱陽湖上的航運業(yè)也將受到沖擊。
不過,鄭曉云也提到,近10年來,鄱陽湖“縮水”已成常態(tài),“2007年嚴重干旱,整個湖都露地了”。不僅是鄱陽湖,洞庭湖和太湖也面臨同樣的情況。這種干旱與整個長江流域的水量變化密切相關。全球厄爾尼諾現象造成的氣候紊亂、降水減少是長江中下游水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不僅是鄱陽湖,是整個長江流域,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都出現了水位下降、補水不足的問題。長江干流主要靠各種支流補水,如果支流補水不足,長江水量就自然減少了。”鄭曉云說,“氣候災害是最重要的原因,全球厄爾尼諾造成的氣候紊亂還未停止,比如現在應該是豐水期,但實際上出現了干旱。另外,厄爾尼諾現象帶來降水減少,這是一個大趨勢。”
對此,鄭曉云認為,在新的形勢下,應當重新思考長江水資源的規(guī)劃和利用。“我們長江流域周邊是否形成了節(jié)水型產業(yè),長江流域的水利工程、調水工程都要重新思考。應當以水定產、定行業(yè),根據水資源的實際狀況來。另外,長江流域人口占全國的1/3,民眾的節(jié)水意識也應當進一步加強。”鄭曉云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廣網、中新網、極目新聞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11139554211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