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網文大盜灰產江湖:專偷未完結小說,5年掠走300多億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9 22:57:49

每經記者 杜 蔚 溫夢華    每經編輯 宋德萍 易啟江    

“‘筆趣閣’就是寄生在網絡上的毒蟲,吸附著我們的血肉!”網文大神“橫掃天涯”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達出對盜版的憤怒和無助。他口中的“筆趣閣”,是盜版者的代表符號,困擾著1500萬網文作家。

2021年,網文盜版損失規(guī)模達62億元,保守估計約占市場規(guī)模的17.3%。這筆非法收入幾乎碾壓所有影視上市公司,超過76%A股公司2021年的營收?!稇c余年》等大眾熟知的IP損失也上億。

年年上漲的盜版損失,削弱平臺和作家收入,更讓不少掙扎在生存線上的作家就此離開行業(yè)。通過一個月的調查采訪,在對話中國版權協(xié)會秘書長、知名高校學者、頭部平臺等后,記者深入“筆趣閣”內部,揭開網文大盜十年灰產生意。

難以撬動的利益鏈,引發(fā)網文江湖地震。5月26日,中國版權協(xié)會、20家網絡作協(xié)、12個網文平臺,唐家三少、貓膩等522名網文作家多方聯(lián)手,共同發(fā)起反盜版倡議,這是網文行業(yè)20年余來首次聲勢浩大的抗擊盜版行動。“網文行業(yè)凝聚版權保護共識,通過作家倡議、平臺自治等手段,加速網文正版化進程。”中國版權協(xié)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孫悅向記者表示。

盜版五年“掠走”311億元

“2014年我的作品被盜,我去找貼吧吧主,‘知道攔不住,但你可以稍微推遲一些嗎?至少給我的讀者一點讀正版的機會’,吧主同意了。”名網文作家的“橫掃天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回憶道。

猖獗,是以筆趣閣為代表的盜版者留給眾多網文作家最深刻的印象?!?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發(fā)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近5年(2017~2021年),網文行業(yè)盜版損失累計高達311.4億元。

多位知名網文作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直言,行業(yè)現(xiàn)狀就是:但凡有點名氣的作家,都經歷過被盜版,從拓荒的小白再到“登頂封神”的網文大神,大家都對盜版深惡痛絕。網文作家“純潔滴小龍”稱自己所有的作品都被盜過,“被動的深度綁定”,已經麻木了。

“盜版直接摧毀了依靠付費謀生的網文作家創(chuàng)作的收入來源。”咪咕文學院院長、中國作協(xié)著作權保護與開發(fā)委員會委員管平潮告訴記者,“在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敢全職寫作,完全養(yǎng)不活自己。”

《報告》顯示,59.6%的網文創(chuàng)作者認為,盜版會嚴重損害創(chuàng)作者和平臺雙方的經濟利益,96.6%的創(chuàng)作者認為,盜版將會影響自己未來的創(chuàng)作動力。“會說話的肘子”和“純潔滴小龍”向記者算了一筆賬:防盜加強后,其新章節(jié)的訂閱量都翻倍了,稿酬收入也翻倍。

孫悅告訴記者,網文盜版侵害中國數(shù)字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根基,“破壞原創(chuàng)內容生態(tài),打擊創(chuàng)作動力;同時縱容了低俗違規(guī)內容的傳播,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長,侵犯個人隱私。”

100元就可成“徒子徒孫”

逼迫網文作家無奈轉行,臭名昭著的“筆趣閣”,究竟是何來路?

“‘筆趣閣’已經成了行業(yè)盜版者的代名詞。”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博士后、在大型網文平臺擔任法務的郝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溯起了“筆趣閣”的過往。“誕生自2012年,其創(chuàng)始人因盜版網文實現(xiàn)財務自由后移居新加坡,就把‘筆趣閣’相關網站的開源代碼以及如何建站向外公布?,F(xiàn)在網上看到的都是‘筆趣閣’的徒子徒孫。”

盡管“筆趣閣”已被查封,但更多披著“筆趣閣”外衣的盜版平臺依舊活躍于世,它們借著“筆趣閣”的名氣,不用養(yǎng)活作家,也不用花推廣的錢,就能獲取大量用戶。記者在搜索引擎里輸入“筆趣閣”后,看到相關結果多達8710萬個。

千千萬萬個同種性質的“筆趣閣”,正游走在灰色地帶,依靠“搬運”小說章節(jié)就能年入62億,著實令人震驚,記者遂展開對“筆趣閣”的調查。在與多個源頭商家的交流中獲悉,“筆趣閣”封不完、殺不盡的深層次原因,是進入門檻低,利益鏈完善。

“我們可以提供當下所有熱門小說的內容,及網站搭建教程,只需 100元。”商家貝夏耐心介紹道。“不會裝也沒事兒,包安好300元,送自動采集(指小說更新的章節(jié))。”

甚至連域名、網站LOGO、服務器等,在“貼心”商家這里,都可以輕松買到。貝夏主動提供了建站技巧,“域名短點好,價格從300~500元不等;服務器你去買海外的,不容易被屏蔽。”貝夏稱,兩個小時就能創(chuàng)建一個新“筆趣閣”,建好后,有了采集規(guī)則,小說就會自動更新。

暴利誘惑盜竊團伙“黑吃黑”

有了“筆趣閣”的殼和內容,距離成功盈利只差廣告。商家龔路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fā)來廣告聯(lián)盟的鏈接,并指導:“注冊賬號、復制廣告代碼,在小說站后臺復制,就完成了。”

記者注意到,盜版網文APP或網站中不乏“黃賭假”廣告,甚至還涉及詐騙、沖返、游戲氪金等誘導行為。

“從建站到內容導入,再到廣告聯(lián)盟的接入,就形成了收益閉環(huán)。”郝拓表示,“筆趣閣”主要從廣告聯(lián)盟中獲利,在他經手的平臺刑案中,“年入幾十萬、幾百萬都有,資金流水做得好的可達千萬。”

暴利之下,盜版者也會黑吃黑。“不同犯罪團伙運營的‘筆趣閣’會互相用技術監(jiān)督、攻擊對方。從同行處盜取盜版內容,并去除其廣告,然后加入自己的廣告。”郝拓指出,黑吃黑后,既獲取了正版的流量,還獲取了盜版的相關流量。

多個知名IP的收益,均受“筆趣閣”蠶食。一位行業(yè)資深人士向記者透露,僅以開發(fā)成劇集的《慶余年》《贅婿》《雪中悍刀行》3個IP來估算,目前遭遇的盜版損失已超2億元。“‘斗羅大陸’損失超5.1億元。”

“行政投訴、民事訴訟和刑事追責是目前我們維權的三個行動。但很多網站服務器未在國內備案,甚至連運營人也在境外。”郝拓告訴記者。

閱文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閱文每年要進行上千萬起的盜版投訴或上訴。“整個過程充滿不可知性,保守估計有的案子要幾年時間。”

斬斷利益鏈搬走“三座大山”

“筆趣閣”走過十年,形成巨大灰色利益鏈的背后,離不開龐大消費缺口的支撐?!秷蟾妗凤@示,截至2021年12月,盜版平臺整體月度活躍用戶量為4371萬,占在線綜合閱讀用戶量的14.1%,月度人均使用時長約10小時。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所副所長鄭璇玉認為,處于2.0時代的網文行業(yè),背后赤裸裸的利益鏈是“筆趣閣”打不死的關鍵所在。但要斬斷這條利益鏈不容易,因為“已經超越了知識產權領域,它是個綜合治理的問題。”

“近年來,國家版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強,相關企業(yè)和平臺不斷完善保護機制,用戶版權意識逐步覺醒,網文版權的環(huán)境正在逐漸變好。”孫悅向記者表示。

《報告》指出,2021年中文在線和阿里文學提起司法訴訟的案件均超過500例,平臺在維權方面整體向更積極方向發(fā)展。2016年開始,閱文與作家等成立了“正版聯(lián)盟”;掌閱科技推出了自主研發(fā)的版權管理系統(tǒng)。

“在采取加強防盜措施后,作者的稿費成倍增長,最高的一本訂閱漲幅達1000%。”閱文集團副總裁、總編輯楊晨對記者表示。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孫悅也看到,目前盜版平臺、搜索引擎和應用市場是壓在網文行業(yè)身上的“三座大山”。但拔掉毒瘤,非一朝一夕。“完善版權行政保護體系;壓實搜索引擎、應用市場等平臺的主體責任、從源頭切斷盜版利益鏈;加大判賠和處罰力度;加強科技反盜版。”孫悅表示,作為中宣部主管的版權協(xié)會,“將積極把作家和行業(yè)的聲音反映給相關部門,對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修訂建言獻策”。

(應受訪者要求,郝拓為化名;此外,筆趣閣灰色產業(yè)鏈的源頭商家貝夏、龔路均為化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