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1~4月韓系車在華市場份額創(chuàng)近五年來新低 傳言有工廠將關閉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5-26 20:58:39

每經記者 李碩    北京報道    每經編輯 孫磊

日前,據媒體報道,北京現代重慶工廠即將關閉。北京現代方面給出了“N+1+8”的裁員賠償方案,其中“N”代表工作年限,“1”代表一個月工資金額,“8”是8000元撫慰金。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北京現代方面求證,截至發(fā)稿未收到回復。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就有消息稱位于重慶江北的北京現代工廠已停產,大部分工人都開始放假。對此,北京現代官方則作出回應稱,沒有收到任何關于停產的內部文件。

不過記者登錄北京現代品牌官網發(fā)現,在“工廠參觀預約”一欄中,已沒有相關工廠信息。而此前官網顯示有三座工廠可進行參觀預約,分別為北京現代楊鎮(zhèn)(北京第三工廠)工廠、河北滄州工廠和重慶工廠。

圖片來源:北京現代官網截圖前后對比(上新下舊)

據了解,重慶工廠是北京現代在國內建立的第5座工廠,于2017年正式投產。官方資料顯示,該工廠整車年產能為30萬輛,發(fā)動機年產能為20萬臺,主產車型為菲斯塔、全新瑞納等產品。

此前,北京現代在中國共投建了五座工廠,分別是北京順義一、二、三工廠,以及河北滄州、重慶整車生產工廠,合計年產能為165萬輛。

不過2017年后隨著該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量持續(xù)下滑,北京現代工廠的閑置率也在逐年攀升。2021年,北京現代位于北京順義的一工廠由理想汽車正式接手。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此前還有傳聞稱北京第二工廠將賣給小米汽車,不過北京現代內部人士對此傳聞予以否認。如果重慶工廠停產消息為真,那么北京現代在中國將只剩北京第二工廠、第三工廠和滄州工廠仍在運行。

另據乘聯會數據,韓系車1~4月在國內的銷量為11萬輛,同比下降43.3%,市場份額僅為1.8%,較2019年下降了3個百分點,創(chuàng)近五年來新低。

“國內的燃油車市場整體處于下滑態(tài)勢,而韓系車在國內的新能源車型投放力度不大,且現有車型多為‘油改電’,性能水平與續(xù)航里程已難以與同價位競品抗衡,而基于最新平臺打造的新能源車型尚未上市,目前處于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因此只靠燃油車的韓系品牌銷量份額出現下滑也在意料之中。此外,目前國內的韓系車品牌主要是現代和起亞,兩者在燃油車的技術應用上較為陳舊,技術研發(fā)的投入相對較小,在市場中逐漸邊緣化,產能過剩也是工廠相繼變賣、關停的原因。”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è)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北京現代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