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2022新數(shù)智?消費趨勢報告 | Z世代,“內外兼修”的虛擬人能許你一個未來嗎?

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5 12:38:22

◎從虛擬偶像到虛擬主播,從演唱會到商業(yè)代言,從電商帶貨到醫(yī)療、教育服務等,虛擬人的商業(yè)應用場景正在越來越豐富。有報告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數(shù)字人整體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700億元,迎來廣闊的應用空間。

每經記者 陳婷  溫夢華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元宇宙的熱潮之下,虛擬數(shù)字人也來到了爆發(fā)前夕。從清華虛擬女學霸華智冰、抖音美妝達人柳夜熙、再到阿里冬冬和每經AI虛擬主播……從虛擬偶像到虛擬主播,虛擬人正強力滲透進我們的生活,冬奧會舉辦期間,更是有多款虛擬人亮相各大平臺。潛力市場空間一觸即發(fā),《虛擬數(shù)字人深度產業(yè)報告》顯示,到2030年,我國虛擬人整體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700億元人民幣。

雖說虛擬賽道熱火朝天,目前,虛擬人是否受到大眾的真心喜愛依然存疑,行業(yè)內更是存在燒錢賺吆喝、變現(xiàn)困難等諸多難題。為了深入了解虛擬人的普及情況,值此315之際,《每日經濟新聞》聯(lián)合科創(chuàng)板首家數(shù)據分析提供商慧辰股份(688500.SH)進行調研,并通過HCR慧辰XMfactory平臺發(fā)放了超過4800份問卷,最終回收了2198份有效問卷。

為了讓研究方向更為聚焦,問卷調研的對象明確為Z世代(出生于1995-2009間的人),調研重點落在“Z世代對于虛擬人的接受程度”、“Z世代對于虛擬人的了解和接觸情況”“Z世代對虛擬人有哪些偏好和期待”“Z世代接觸虛擬人的途徑和方式”等相關問題。中央財經大學數(shù)字經濟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心為本次報告提供學術支持。

一、虛擬人的定義及具體應用

超寫實數(shù)字人AYAYI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目前階段,業(yè)內外對于虛擬數(shù)字人(以下簡稱“虛擬人”)的定義尚處于眾說紛紜的狀態(tài)。

魔琺科技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譚宏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關于虛擬人的劃分,行業(yè)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概念。“但大體上的共識是,虛擬人主要包括Avatar和AI虛擬人,兩者在屬性和功能上都不相同,背后的技術和產品也是不一樣的。”譚宏冰說。

譚宏冰介紹,Avatar,即虛擬分身。顧名思義,是賦予每個個體,比如一個明星,一個人,或者是一個企業(yè)等在虛擬世界的身份,讓這些個體通過虛擬化身份進入虛擬世界。而虛擬偶像是身份型虛擬人的其中一種,這類虛擬人更強調其“身份屬性”,比如虛擬偶像、虛擬KOL、企業(yè)的虛擬形象代言人等等。

阿里對此持不一樣的看法。阿里巴巴研究員、數(shù)字人技術負責人李小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他看來,虛擬人應當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能夠模擬或接近真人的外形、交互及動作,“能夠給人帶來特定場景下的真實體驗,這個初步定義的關鍵是,虛擬人需要在特定場景內真正解決人的問題。”

《2021年虛擬數(shù)字人深度產業(yè)報告》則認為,虛擬數(shù)字人指存在于非物理世界中,由計算機圖形學、圖形渲染、動作捕捉、深度學習、語音合成等計算機手段創(chuàng)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類特征(外貌特征、人類表演能力、人類交互能力等)的綜合產物。市面上也多將其稱為虛擬形象、虛擬人、數(shù)字人等,代表性的細分應用包括虛擬助手、虛擬客服、虛擬偶像/主播等。

當前階段,虛擬人的諸多具體應用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逐漸落地。CIC灼識咨詢合伙人馮彥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方面,數(shù)字虛擬人可應用于各類文化娛樂活動,如虛擬主播、虛擬偶像、虛擬演員等。或者是終端用戶利用數(shù)字虛擬人進行個性化社交。

馮彥嬌介紹,另一方面,數(shù)字虛擬人也可以深入到各企業(yè)級應用場景,實現(xiàn)服務與營銷的數(shù)智化轉型。如利用虛擬人客服、虛擬人助手等幫助金融機構、商戶提升客戶的交互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虛擬人與當下大熱的“元宇宙”概念息息相關。馮彥嬌表示,元宇宙是一個場景,虛擬人則是重要組成部分。元宇宙這個場景的呈現(xiàn)經常需要虛擬人的參與,但虛擬人還可應用于其他場景,如企業(yè)端的智能營銷、客服等。

為本次調研提供學術支持的中央財經大學數(shù)字經濟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心主任陳端指出,從去年開年到今年兩會,元宇宙一直是坊間關注的焦點議題,但目前元宇宙從軟硬件體系到生態(tài)體系的完善尚需時日;而虛擬數(shù)字人在數(shù)字營銷、直播帶貨、虛擬主播等領域有著較為現(xiàn)實的落地場景,或可成為通往元宇宙時代的橋梁。特別是面向Z世代的新消費領域,虛擬數(shù)字人帶動數(shù)字藏品、虛擬時尚等在線數(shù)字資產和圈層“社交貨幣”等衍生鏈條,驅動新消費領域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產品創(chuàng)新和生態(tài)演化,前景看好。

她表示,未來隨著AI驅動技術的進步,基于新一代多模態(tài)人際交互技術的業(yè)務型、功能型虛擬人,可以通過整合語音交互、知識圖譜、視覺識別和情緒識別等技術,有效連接內容和服務、B端和C端,在垂直產業(yè)鏈條中提供智能化服務,以適應更多的行業(yè)化、業(yè)務化、場景化需求,這將大大拓展數(shù)字人未來的市場空間,并助推這一新興領域的價值躍遷。

二、Z世代與虛擬人

1、52.6%調研對象為“不定時關注”,Z世代關注虛擬人尚處早期

乘著元宇宙的“東風”,虛擬數(shù)字人(以下簡稱“虛擬人”)異軍突起?;鸨?,這一新事物同樣引起了新世代消費者的關注。

問卷調研結果顯示,在超2000名Z世代消費者中,超過一半的Z世代“聽說過但沒有看到過”虛擬數(shù)字人;30.1%的人表示經??吹?,而有15.6%的Z世代表示“看到過但不知道是虛擬人。”

從關注時長來看,目前Z世代對虛擬人的關注常處于“熟悉、了解”的早期階段,大部分Z世代對虛擬數(shù)字人的關注尚未深入。數(shù)據顯示,超過一半的調研對象關注這一領域主要為“不定時關注”,10.6%的調研對象則表示不想花時間關注;“一周關注1~3次”以及“一周關注3次”以上的調研對象累計占比不足三成。

2、冬奧會帶火虛擬人,超七成Z世代首次接觸因“無意間刷到”

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超20位虛擬數(shù)字人集中參與到冬奧會相關活動中。冬奧會上虛擬數(shù)字人的亮相進一步推動了大眾對其的了解。

23%的調研對象表示在冬奧會期間開始注意到虛擬數(shù)字人。17.3%的調研對象在一年內開始關注;而有17.1%的調研對象注意到虛擬數(shù)字人的時間超過1年;10%的調研對象關注虛擬數(shù)字人超過3年。

具體來看,超七成調研對象是“無意間刷到”從而接觸到虛擬數(shù)字人;有17.3%的調研對象“主動搜索過”,主動去了解虛擬數(shù)字人,8.2%的調研對象了解則來自身邊朋友的安利。

3、視頻平臺正成為Z世代接觸虛擬人的主要媒介

清華虛擬女學霸華智冰、抖音美妝達人柳夜熙、每經AI虛擬主播……打開電腦手機,越來越多的虛擬人正在席卷生活工作娛樂的各個場景。

短視頻、視頻平臺、電商平臺等也成為了虛擬人應用的“主戰(zhàn)場”。

數(shù)據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37.7%的調研對象第一次接觸到虛擬人是在視頻平臺上,27%的調研對象則是在互聯(lián)網平臺上第一次接觸到虛擬人,還有24.8%的調研對象是在A站、B站等二次元領域接觸到。

同樣的,視頻平臺也是Z世代日常接觸虛擬人的主要場景和渠道。有超過一半的調研對象日常接觸虛擬人的主要媒介和場景為視頻平臺;而虛擬人在電商、銀行等更為專業(yè)化的場景中,則較少會被Z世代注意到。



4、初音未來認知度最高,Z世代最感興趣二次元領域虛擬人。

早在虛擬人賽道火爆之前,虛擬偶像就早已進入大眾視野,文娛公司爭相布局。例如,早期虛擬偶像的代表、日本的虛擬歌姬“初音未來”,曾登上2021年春晚的虛擬偶像洛天依等,都具有很強的偶像號召力。

虛擬人層出不窮,但從辨識度上來看,相比其他領域,Z世代對二次元虛擬偶像有著更高的認知度。在Z世代調研對象中,最熟悉或最喜歡的虛擬人top3為初音未來、洛天依、柳夜熙,占比分別為57.4%、46%、16.6%。

當下,虛擬人尤其是虛擬偶像在明星代言、直播帶貨,以及演唱會、商業(yè)演出、新聞主播等領域已經嶄露頭角。但對于Z世代而言,一半的調研對象對二次元領域的虛擬人更感興趣。二次元、媒體、演唱會、時尚美妝、教育,為Z世代最為感興趣的虛擬人五大場景。


三、虛擬人的產業(yè)未來和商用前景

對于虛擬人產業(yè)的未來,馮彥嬌表示,數(shù)字虛擬人商業(yè)變現(xiàn)模式的想象空間巨大,相關產業(yè)的潛在市場空間超萬億。例如,基礎軟硬件的支撐,包括顯示設備、光學器件、傳感器、芯片、建模軟件、渲染引擎等;內容制造的賦能,包括原畫、IP孵化、形象設計等;下游各類場景的應用,包括虛擬主播、虛擬偶像、虛擬客服、虛擬導游等。

在虛擬人的商業(yè)化空間上,馮彥嬌表示,虛擬人的商業(yè)化模式仍處于探索階段。

據介紹,虛擬人目前主要在文娛、消費領域進行商業(yè)化變現(xiàn)。

一方面,終端用戶可基于自己的喜好去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專屬虛擬形象,在平臺內進行各類社交活動。

同時,數(shù)字虛擬人也可被打造成IP,通過“圈粉”進行流量變現(xiàn)。如打造虛擬偶像進行直播帶貨、獲取直播打賞、出售版權等;或是打造符合品牌調性的虛擬形象代言人進行品牌營銷活動。

對于虛擬人未來的應用場景和商業(yè)化空間,Z世代怎么看?在虛擬人產業(yè)目前發(fā)展階段的基礎上,本次調研進一步展望虛擬人產業(yè)的未來,記錄了Z世代對于虛擬人在未來場景發(fā)展上的主要需求方向。

1、Z世代呼喚游戲領域出現(xiàn)更多虛擬人,虛擬數(shù)字客服成調研最有前景“職業(yè)”

在“希望未來虛擬人更多應用在哪個領域?”這一問題上,從調研結果上可以發(fā)現(xiàn),在可多選的情況下,游戲領域、影視領域和直播短視頻領域是人氣最高的三個領域,游戲領域在本次調研樣本中達到49.1%。

此外,54%的調研對象認為,虛擬人最適合充當游戲產品的代言人,46%的調研對象認為虛擬人最適合當電子產品的調研人,時尚、服飾、運動、健身等相關產品也被Z世代認為可以運用虛擬人進行代言。

雖說目前虛擬偶像在具體應用的普及度上最高,但Z世代并不認為虛擬偶像是最具應用場景的虛擬人。在具體的角色上,虛擬數(shù)字客服成為公認的最有前景“職業(yè)”,40.8%的調研對象認為虛擬數(shù)字客服最有應用場景,而虛擬數(shù)字主播和虛擬醫(yī)療陪伴助手則分別獲得了39.8%和35.7%的支持率。僅有34.3%的調研對象認為虛擬數(shù)字偶像更有應用前景。

2、近五成Z世代愿意每月為虛擬人付費50~100元

調研結果顯示,49.4%的調研對象愿意為虛擬人的相關功能付費。具體來說,45%的調研對象愿意每月為虛擬人的相關功能花費50元到100元之間,39.1%的調研對象愿意每月為虛擬人的相關功能花費10元以內,僅有10.7%和5.2%的調研對象為此選擇了每月100元到500元乃至上不封頂。

3、Z世代希望虛擬人更“像”人,具備更多實際功能

調研結果表明,Z世代希望虛擬人能夠更接近“真人”。

在“認為目前虛擬人還存在哪些問題?”這一調研問題中,47.5%的調研對象選擇了“互動性不強,并不實用”,46.1%的調研對象選擇了“沒有親和感,不夠生動”,而37.8%的調研對象則選擇了“功能比較單一”,另有35.4%及35.0%的調研對象認為虛擬人存在“形象相距真人甚遠”和“形象比較單一”的問題。

在對虛擬人未來發(fā)展方向的期望上,超過50%的調研對象認為,虛擬人應該具備更強的互動性和更有親和感及生命力。另有46.5%和35.9%的調研對象希望虛擬人在功能上能更為豐富、形象上更為多元。

4、虛擬人產業(yè)市場廣大,但存在技術瓶頸。

種種跡象表明,雖說洛天依、初音未來等虛擬人形象在當前階段具備更高的普及性,但僅就Z世代這一新興且日漸主流的消費群體而言,虛擬人被寄希望于能夠更接近于真人,包括但不限于:擁有較完整的人設特征,能激發(fā)身份認同和情感共鳴;形象貼近真人,親和力強;外形創(chuàng)意獨特,辨識度高;在特定領域功能強大或使用便捷,擁有實用性;有故事性,能成為朋友間交流話題。

顯而易見的是,擁有較完整的人設特征,能激發(fā)身份和情感共鳴是Z世代最為期待的虛擬人“功能”。但這在技術上,具備很高的難度。

李小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同的虛擬人外形,有著不同的技術難度。

“最簡單的就是二次元虛擬人,現(xiàn)在在二次元平臺上隨處可見的就是這類二次元虛擬人;再難一點就到美形了,比如ayayi,就是介于二次元和番劇之間的虛擬人形象;最難的就是寫實的虛擬人,冬冬是一個代表,對美術的要求會高很多。”李小龍說。

如果說外形是虛擬人的外在,那虛擬人的自動生成內容、與人互動等能力就是虛擬人的內核。不過,無論是虛擬人的內在還是外在,在目前階段,高度擬人化的虛擬人都具備技術瓶頸。

“將虛擬人做成人的形態(tài),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但我覺得這都是值得的。”據李小龍介紹,目前虛擬人在技術上的難點主要在生成、驅動及交互上,“當這三個難點都能夠得以突破,數(shù)字人大規(guī)模的生成和應用便成為了可能,剩下都便是如何去鋪開場景的問題。”

根據《2021年虛擬數(shù)字人深度產業(yè)報告》,虛擬人產業(yè)目前的行業(yè)門檻及瓶頸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即上限偏高的技術和美術門檻;客戶積累帶來的業(yè)務認知以及在各細分市場亟待實現(xiàn)的標準化復制。

不過,這并不妨礙外界認為虛擬人具備廣闊的市場前景。馮彥嬌認為,隨著未來技術的成熟與開發(fā)成本的下降,數(shù)字虛擬人將在各行各業(yè)得到普及。除了目前應用較多的文娛、消費領域;在各企業(yè)級場景,數(shù)字虛擬人也將開始在客服、營銷、導覽、心理咨詢等場景得到應用。

【案例分析1】

阿里冬冬:會講段子、會跳舞的寫實虛擬人

阿里巴巴數(shù)字人冬奧宣推官冬冬 圖片來源企業(yè)供圖

冬冬,昵稱DD,阿里巴巴數(shù)字人冬奧宣推官。據介紹,冬冬是一位AI實時驅動的擬真人級別的寫實數(shù)字人,同時具備真實的人設:她是一名會滑雪、快人快語的北京姑娘,性格颯爽,風趣幽默,有著真人般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

據設計師介紹,在“顏值”的設計上,設計師專門為冬冬設計了較為普通且常見的形象。

在具體應用場景上,冬冬打著“兩份工”,據李小龍介紹,冬冬不僅是一個可以在演播室展現(xiàn)出采訪能力的主持人和記者,也是一名可以在直播間進行控場和賣貨的帶貨主播。

“冬冬是一個可以做到實時互動的虛擬人,不需要提前錄制或準備,她便可以實時與人交流和回答問題,能夠給用戶沉浸式的體驗。”李小龍認為,冬冬的突破之處在于,實現(xiàn)了擬真人的實時交互能力。這得益于達摩院多項核心技術的支持。

具體來說,冬冬具備自動言語生成的能力,即智能腳本生成能力(AI Script Generation,簡稱AISG)。據介紹,AISG在深度融合預訓練和知識圖譜基礎上,構建了一套全智能的可控腳本生成方案,將以前由專家撰寫臺本變成機器自動撰寫。

“我們希望冬冬能夠具備一個有趣的靈魂,是一個風趣幽默的形象。我們最開始找了專業(yè)的脫口秀演員為冬冬寫了一些段子,后來發(fā)現(xiàn)一直講這類的段子又得不重復的話,成本會很高,我們就開始研發(fā)AI生成段子。”李小龍表示,冬冬具備的智能腳本生成能力是一種綜合性能力,是自動的信息處理摘要、整個的結構化劇本生成和自動AI的脫口秀的生成等能力結合起來的結果,“當前市面上并沒有看到別的虛擬人有類似的能力。”

相較于此前市面上常見的虛擬人,冬冬還具備更強的互動能力。從技術角度上來看,這是因為一種名為多模態(tài)雙工互動能力MMDI(multi-mode duplex interaction)的技術。

據了解,在深度融合了多模態(tài)理解和雙工對話管理技術的基礎上,達摩院構建了一套全智能驅動的數(shù)字人雙向互動能力,使得數(shù)字人具備“聽、看、演”的三位一體能力,即在感知多模態(tài)信息的基礎上,數(shù)字人能夠有效結合表情、動作和內容做多模態(tài)的表演和呈現(xiàn),且能夠支持非獨占式多模互動(換言之:數(shù)字人能夠打斷或者接受打斷),極大擴充了數(shù)字人和真人互動的場景。

李小龍介紹,冬冬是行業(yè)內第一個具備該能力的虛擬人。

另外,冬冬背后采用了達摩院語音實驗室自主研發(fā)的新一代語音合成技術,其深度融合端到端語音合成與傳統(tǒng)語音技術,能使用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數(shù)據錄制周期,合成具備高表現(xiàn)力的類人語音。

記者了解到,當輸入一段播報文本和語音,冬冬可以自動生成與之匹配的嘴型和面部動作。這是因為冬冬具備了STTA驅動技術。STTA接受文本或者語音輸入并自動生成符合人們感知習慣的數(shù)字人的面部和肢體動作,也正是因此,冬冬成為了一個會“跳舞”的數(shù)字人。據悉,STTA還支持自動舞蹈生成,當輸入一段音樂,數(shù)字人會自動生成與這段音樂節(jié)奏相匹配的舞蹈動作。

冬奧會后,冬冬并不會就此消失。李小龍透露,對于冬冬未來的發(fā)展,目前還在規(guī)劃階段。“下一步還是要進一步考慮以后如何擴展,一是冬冬的能力本身需要迭代,比如表現(xiàn)力、交互能力都需要變得更強,段子要說得更溜,二是冬冬具體的應用場景也需要進一步探索,除了直播帶貨和新聞播報之外,冬冬未來在場景上是不是還有更大的落地空間?這些都是可以去嘗試的。”李小龍說。

【案例分析2】

B站虛擬藝人泠鳶yousa:源自真人,爆紅于虛擬

在虛擬人之前,以初音未來、洛天依為代表的虛擬偶像市場曾前一直不溫不火,但如今,隨著虛擬人的火爆,阿里巴巴、字節(jié)跳動、B站、騰訊等大廠紛紛加碼,虛擬偶像成為互聯(lián)網巨頭們追逐的新流量密碼。

作為國內虛擬主播最多的平臺,B站早在2018年就專門推出了虛擬主播板塊;一年后,B站與日本虛擬主播團體彩虹社合作打造虛擬藝人企劃“VirtualReal”,推出了包括泠鳶yousa,虛擬藝人組合ROZE、七海Nana7mi等多個知名虛擬偶像IP。

2021年6月,CEO陳睿曾在B站12周年演講上透露:過去一年共有3.24萬名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同比增長40%;虛擬主播投稿量達到189萬,同比增長50%;虛擬主播稿件播放量達83億,同?增70%。

以泠鳶yousa為例,在作為虛擬藝人出道前,這位年齡不詳、居于成都、幼時便習民族唱法的女孩,在B站已擁有一眾鐵粉,但受制于個人性格,她不習慣拋頭露面,所以索性由實入虛,在2019年7月18日正式以虛擬偶像出道。

源自真人,卻爆紅于虛擬。截至目前,泠鳶yousa在B站站內粉絲突破300萬+,累計視頻播放量高達1.2億+,在微博、網易云也擁有百萬粉絲,其知名度和商業(yè)價值絲毫不遜色于真人偶像。

據她的介紹,這位青春靚麗、性格動靜皆宜的小姑娘熱愛創(chuàng)作,詞曲兼修。她的歌詞有鮮明的劇情走向和辨識度,音色則空靈偏幼齡,透著濃濃國風古韻。2016年,泠鳶yousa發(fā)行首張個人原創(chuàng)專輯《茜色詩集》;2019年,在成都BW2019發(fā)行原創(chuàng)個人專輯《折紙信箋》。

2018~2021年,泠鳶yousa連續(xù)4年獲評嗶哩嗶哩百大UP主。龐大的粉絲基礎,吸引了一眾資本的青睞,也使得泠鳶yousa的商業(yè)價值水漲船高。

B站數(shù)據顯示,2021年7月,泠鳶成為Lynk&Co“領克05 PHEV新車主”,B站話題熱度排名最高NO.1,相關原創(chuàng)曲MV《決定,出發(fā)!》三次登錄熱門視頻榜單,各UP主改編視頻播放量破100萬;相關活動也使品牌官方嗶哩嗶哩賬號粉絲量環(huán)比推廣前增長70%,汽車垂類官號粉絲量排名從第十上升至第五。

2021年10月,泠鳶yousa成為康師傅烏龍茶品牌推薦官。以定制產品與直播的形式進行商務合作和宣傳營銷。該場定制直播1小時內人氣峰值達到113萬+,彈幕互動數(shù)達1萬+。

【案例分析3】

AI虛擬人更注重服務屬性 企業(yè)虛擬化將是未來重要應用領域

2021年被稱為元宇宙元年,憑借元宇宙的概念,虛擬人產業(yè)站上風口,向著更廣闊的消費場景進軍。

虛擬偶像之外,企業(yè)、品牌、媒體等也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虛擬代言人,可以在線上提供各種信息服務。

“AI虛擬人,是創(chuàng)建每一個個體在虛擬世界的AI分身。他們同樣具有特定的形象,但是更注重‘服務屬性’,能夠實時自然地提供智能化交互服務,如電商直播、醫(yī)療服務、教育服務、金融服務等。”魔琺科技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譚宏冰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2020年,魔琺科技為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打造了全國首位“AI非法藥物成癮康復治療師”。這一AI虛擬人主要是針對不同的戒毒人員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輔助開展心理康復治療,從而有效提升治療的效率和準確性,并幫助戒毒所、社區(qū)戒毒機構等通過AI虛擬人,解決心理醫(yī)療人員不足等問題。

據了解,目前AI虛擬治療師已在上海高境強戒所落地應用,幫助一百多名戒毒人員進行心理評估與治療。第二期項目的開發(fā)合作也正在進行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目前AI虛擬人已經規(guī)?;瘧迷诮鹑凇⑨t(yī)療、教育、電商直播等領域,但其主要是滿足服務功能,在更專業(yè)化以及與人的情感交互方面依舊存在難度。“這涉及到語音交互、自然語言理解等AI技術的水平,這是目前全球范圍待攻克提升的技術問題。”

“在元宇宙時代,企業(yè)的信息傳播形態(tài)面臨升級。比如公司的網頁、公眾號、宣傳手冊都可以升級成為AI虛擬人交互視頻,從而突破傳播內容和載體的限制;企業(yè)虛擬人還可以成為一名營銷人員,實時回答客戶的問題,引導客戶轉化;這同樣適用于企業(yè)培訓、招聘、客服等,降低公司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效率等。”譚宏冰說。

在譚宏冰看來,元宇宙時代,現(xiàn)實世界的人、事與物都將三維虛擬化,每個企業(yè)和個人在虛擬世界都會有自己的分身,置身在虛擬世界中進行交互。企業(yè)元宇宙或者叫企業(yè)虛擬化是未來非常重要的應用領域。

虛擬美妝達人柳夜熙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未來趨勢

應用場景深化,虛擬內容產業(yè)供給側亟需一場“工業(yè)革命”。

從虛擬偶像到虛擬主播,從演唱會到商業(yè)代言,從電商帶貨到醫(yī)療、教育服務等,虛擬人的商業(yè)應用場景正在越來越豐富。

《虛擬數(shù)字人深度產業(yè)報告》預計,到2030年我國虛擬數(shù)字人整體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700億元,迎來廣闊的應用空間。

啟信寶數(shù)據顯示,僅2021年國內就新增虛擬人相關企業(yè)超6萬家;投資領域更是大手筆頻出,2022年開年還不到一個月,虛擬人領域近百起融資累計金額已經超過4億元。

賽道固然火熱,但機遇之下仍暗含挑戰(zhàn)。盡管“虛擬”,但虛擬人已不再空有“皮囊”。“內外兼修”的虛擬人才具備真正的價值。虛擬人及虛擬內容的質量和內容都亟需升級,以靜態(tài)化圖片為主的虛擬內容,已遠遠無法滿足一個虛擬人的內容需求。

譚宏冰認為,隨著虛擬人應用場景的深化,圍繞虛擬人的高質量、立體化、多樣化的內容是趨勢。

“例如一個虛擬人,既可以輸出圖片、視頻、參加綜藝、演唱會,也可以線上線下直播,實時互動等,同時還能作為AI虛擬人承擔信息服務的職能。如果一個真人能做到的事虛擬人都可以做到,那么這個虛擬人的人格化和立體化就完整了,但這需要高質量、高效率、規(guī)?;?、立體化的內容生產能力來支撐。”

在譚宏冰看來,虛擬世界建設是長期趨勢,單就今天已有的整個內容行業(yè)鏡像到虛擬世界中就會產生幾萬億的市場規(guī)模。當前行業(yè)存在供需不平衡的問題,尤其是在供給側端缺高質量、高效率、規(guī)?;奶摂M內容生產能力,虛擬內容產業(yè)供給側亟需一場“工業(yè)革命”。

陳端也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在很多垂度賽道上,可能都會涌現(xiàn)出各具賽道特色的功能型虛擬人,但首發(fā)效應和頭部效應將進一步彰顯。率先推出的,可能通過吸睛和話題聚合較多流量資源,而盲目跟進者未必會有好的回報,尤其是IP型虛擬人,如果沒有持續(xù)的內容運營和粉絲運營作為支撐,其先發(fā)優(yōu)勢也會迅速衰減。由于IP型虛擬人與功能型虛擬人在技術路徑和變現(xiàn)模式上都存在差異,一開始就需要結合虛擬人所處賽道特點和基本定位做好系統(tǒng)設計,避免盲目投入又后繼乏力帶來的損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2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