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8-25 18:02:32
每經記者 岳琦 每經實習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梁梟
因在山東省無法供應國家組織集采中選產品布洛芬緩釋膠囊放棄中選資格,華北制藥(600812,SH)近日收到國家集采首張“斷供”罰單,其2022年5月10日前參與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活動的申報資格被取消。在引發(fā)市場廣泛討論后,8月24日,國家組織藥品聯合采購辦公室(以下簡稱聯采辦)針對此事首次作出回應。
根據上海陽光醫(yī)藥采購網發(fā)布的《聯合采購辦公室答記者問》(以下簡稱《答記者問》),第一批、第二批集采已經完整運行首年采購周期,中選藥品供應量均達到全年約定采購量的2倍以上,實際采購需求和供應超出預期。截至7月底,第三批集采已實施9個月,各中選企業(yè)平均供應中選藥品已達全年約定采購量的1.5倍。第四批集采已實施3個月,各中選企業(yè)平均供應中選藥品已達全年約定采購量的45%。
聯采辦指出,考慮到華北制藥主動提出放棄中選資格是出于“公司產能不足、內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違約失信事實清楚,又是全國集采以來第一起中選企業(yè)無法完成約定采購量而放棄中選資格的事件,山東省醫(yī)療機構反映較為集中和強烈,所以需要對其作出嚴肅處理,向社會釋放“中標必須履約、違約必受懲誡”的強烈信號。而對于華北制藥集采前后的銷售額變化,《答記者問》也透露了更多信息——集采前,華北制藥的布洛芬緩釋膠囊在天津、山西、青海等部分省市的醫(yī)藥集中采購平臺上的銷售價與中選價8.04元(0.3g*30粒)接近,但由于未實施帶量采購,2020年的銷售額僅有50余萬元。集采后,采用“量價掛鉤”的方式,約定了華北制藥以中選價在山東等7省市供應7975萬粒,一年銷售額可超2000萬元,但華北制藥卻未能盡責履約。
目前,山東省醫(yī)保部門已按既定遴選程序確定由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替補企業(yè)供應山東省,并按珠海潤都制藥在國家組織集采的中選價4.05元每盒(20粒)供應,該價格低于華北制藥的中選價,意味著山東省患者將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到同樣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聯采辦表示,下一步將密切關注華北制藥的布洛芬緩釋膠囊在其他6個省份的供應情況,如再次出現供應問題,有關省份也將及時啟動處置措施。
與此同時,山東省有關部門正在依據醫(y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對華北制藥的違約事實開展信用評級,不同等級的信用評級結果將產生相應影響。而這次華北制藥“斷供”風波,也使得集采中選產品保供工作受到重視,聯采辦稱,在未來將加強中選藥品供應情況監(jiān)測和處置,切實加強違規(guī)名單、失信評級在藥品集中采購領域的應用和執(zhí)行備選機制,提高市場供應穩(wěn)定性。同時,聯采辦提醒中選企業(yè),要按協(xié)議價格和協(xié)議量履約,摒棄集采改革前報低價而不供應的錯誤做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