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0 18:46:28
俗話說,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A股市場倒是個例外,汽車股火得一塌糊涂,酒類股再次走強,這一波“酒駕”行情,到底能夠走多遠?
圖片來源:攝圖網
來源:微信公眾號“道達號”(微信公號ID:daoda1997)
俗話說,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A股市場倒是個例外,汽車股火得一塌糊涂,酒類股再次走強,這一波“酒駕”行情,到底能夠走多遠?
昨天市場大漲,投資者信心有所增強,但今天大盤表現(xiàn)略顯疲軟,各類指數(shù)均出現(xiàn)微幅調整。滬指下跌4.61點,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shù)只跌了2.62點,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而從盤面看,酒類股成為近期僅次于汽車股的又一大熱點。
汽車股最近炒得比較火爆,領頭羊北汽藍谷、常熟汽飾等還在一字板,買不到。等開板了能夠買到的時候,多半就是短期高點。個人認為暫時不追高,但保持密切關注。
今天,還可以繼續(xù)說說白酒股。
春節(jié)之后,抱團股集體退潮,白酒、啤酒等各種酒類股紛紛大跌。毫無疑問,這正是抱團機構調倉的結果。
不過近期,白酒股率先走出低谷,而領漲股不是貴州茅臺、五糧液和瀘州老窖,而是二三線白酒股。走勢最強的是水井坊和ST舍得,股價都突破百元大關,但今天這兩只領頭羊沖高回落,ST舍得從漲停板跌到跌停板附近,短線可能要消化一下獲利盤了。
不過,皇臺酒業(yè)、迎駕貢酒、金徽酒、酒鬼酒等,接過了領漲的大旗。而進軍醬酒市場的ST巖石,今天也是漲停創(chuàng)新高。除了白酒,葡萄酒股、啤酒股近期也是異常強勢。
酒類股的突然爆發(fā),我認為這跟張坤執(zhí)掌的幾只易方達基金公布的一季報也有一定關系。表面上看,很多基金前期都在減倉白酒股,減倉食品飲料行業(yè)的公司。但實際上,張坤只是減持了洋河股份,但加倉了貴州茅臺和五糧液。
一季報顯示,張坤在今年第一季度加倉貴州茅臺約106萬股,加倉金額超過20億元;同時加倉五糧液1115萬股,加倉金額達到25億元。而五糧液已經取代茅臺,成為張坤的第一大重倉股。
不僅僅加倉白酒股,另外一只酒類股百潤股份,張坤也在加倉。百潤股份做的不是白酒,也不是啤酒、葡萄酒,而是預調雞尾酒,我們熟悉的RIO雞尾酒正是百潤股份的產品。易方達中小盤混合基金一季報顯示,張坤買了百潤股份1700萬股,持倉市值也接近20億元。
之前,白酒股機構“喝高了”,大家都在撤退。跌得差不多了,機構又開始買回來,可見這個賽道,依然是機構不可能放棄的陣地。原因只有一個,業(yè)績的確定性比較高。
近期,多家券商研究機構都在發(fā)布對白酒行業(yè)的觀點。比如國金證券稱,未來行業(yè)格局穩(wěn)定性有望進一步提升,優(yōu)秀龍頭將分享行業(yè)邁入成熟階段的份額提升。國金證券認為,未來3-5年白酒依舊是強確定性的板塊,仍有望通過穩(wěn)健成長帶來穩(wěn)定收益。
國信證券指出,2021年二季度以來,隨著經濟復蘇消費向好,渠道仍有望迎來一波價格持續(xù)上行疊加補庫存的旺季時期,看好五一黃金周期間宴席消費恢復,低基數(shù)下業(yè)績仍有望維持高增長甚至超預期增長,全年增長確定性仍好。
對于近期表現(xiàn)強勁的白酒股,我認為像ST舍得、水井坊、迎駕貢酒這幾只二三線個股由于短線漲幅比較大了,暫時觀望為宜。但一些前期跌幅較大,近期還在相對低位的個股依舊可以關注,比如今世緣、口子窖、洋河股份、五糧液等。
還有件事情值得一說。今天一共上市4只新股,其中兩只創(chuàng)業(yè)板的新股上市首日表現(xiàn)很差。一只是N瑞捷,漲幅只有13.76%,還有一只N尤安,漲幅只有7.67%。而N尤安,更是創(chuàng)下去年以來新股上市首日表現(xiàn)最差的紀錄。
這兩只新股,早盤都是一度沖高漲了約40%,然后一路回落。如果高位炒新買了這兩只新股,一天就被套20%,風險很大。
問題出在哪兒?注冊制新股,上市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這意味著上市后股價波動幅度會非常大。而N瑞捷的發(fā)行價是89.66元/股,N尤安的發(fā)行價高達120.8元/股,如此高的發(fā)行價,很多人都喜歡用“大肉簽”來形容。
但現(xiàn)在看,這些“大肉簽”,往往因為過高的發(fā)行價,透支了上市后的炒作空間,也使得“大肉簽”成為最慘的新股。
實際上,去年以來,科創(chuàng)板上市的多只高價新股,如今已經破發(fā)。比如瑞聯(lián)新材,113.72元/股的發(fā)行價,如今股價只有82元。凱賽生物,133.45元/股的發(fā)行價,如今股價也只有82元。
所以,在現(xiàn)在新股發(fā)行數(shù)量很多的情況下,我們對注冊制新股的炒新,一定要謹慎,尤其是發(fā)行價較高的新股,更要小心。
還有一件事比較重要,隆基股份盤后公布了2020年年報,同時發(fā)布了2021年一季報。2020年隆基股份凈利潤為85.52億元,同比增長61.99%,公司擬10轉4派2.5元。今年一季度實現(xiàn)凈利潤25.02億元,同比增34.24%。
前段時間,有券商召開機構電話會議,一位“與會專家”稱,隆基股份一季度虧損17億元。隨后,隆基股份及時澄清了假消息,但當時股價還是受到了比較明顯的影響。今天公布了一季度業(yè)績,這是對此前假消息的真正回應。明天,看隆基股份能否帶領光伏板塊走強,而光伏板塊也是去年市場的一個超級大熱點。
對于后市,暫時沒有更多新的看法,市場可能依舊維持震蕩格局,但沒有必要過分擔憂,另外繼續(xù)關注北上資金的進出情況。今天,北上資金小幅凈賣出約5億元,問題不大。
(張道達)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最新規(guī)定,本手記不涉及任何操作建議,入市風險自擔。
使用微信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道達號”微信公眾號,快速閱讀道達投資手記專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