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見聞 2019-06-07 06:58:56
該文章認為,貿易緊張局勢令美國經濟前景惡化,提升了未來幾周或幾個月降息的可能性。如果6月不行動,可能在7月或稍晚的FOMC會上決定降息。紐約聯儲主席今日再度警告持續(xù)低通脹問題嚴峻。
圖片來源:攝圖網
美聯儲“三號人物”、FOMC永久票委、紐約聯儲主席威廉姆斯周四承認,當前持續(xù)的低通脹是比通脹過高更嚴峻的問題,美聯儲及全球主要央行應重新評估貨幣政策的策略、目標及實施工具。盡管他選擇對美國短期利率路徑的變動不予置評,但強調了應保持開放心態(tài)看待變化的現實。
他在對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的致辭中稱,更緩慢的經濟復蘇和持續(xù)的低通脹,說明發(fā)達經濟體正在面臨更深層的問題。老齡化趨勢、人口及生產率增速降低都直接導致了更慢的經濟增速,進而帶來大幅降低的長期中性利率水平。
更低的長期中性利率為貨幣政策帶來挑戰(zhàn),令央行沒有過多空間來應對下一次危機,也說明未來的經濟復蘇將會放緩,中性利率和通脹偏低“不僅已成為事實,而且將成為新常態(tài)”:
“但持續(xù)的低通脹會創(chuàng)造一個惡性循環(huán)。通脹持續(xù)偏低將降低通脹預期,通脹預期下滑會拖累現實的通脹率;如果通脹下跌,央行就有更少的政策空間來應對經濟下行。因此,貨幣政策制定者應重新審議策略、目標和工具,包括評估如何實現2%的官方通脹目標。”
財經媒體CNBC的分析指出,這說明美聯儲三把手支持央行調整政策來對抗低通脹,威廉姆斯明確表示:“我會永遠對通脹過高保持警惕,但通脹過低是更嚴峻的問題。”彭博社也認為,威廉姆斯看起來在加入降息陣營,代表至少降息是聯儲官員們可以考慮的一個選項了。
《華爾街日報》對美聯儲的分析素來被業(yè)界看重。其今日的頭條文章稱,美聯儲開始討論是否最快在6月18-19日的FOMC會議上決定降息,與一個月前聯儲主席鮑威爾親自“上場”調低今年夏天的降息可能性形成鮮明對比。文章稱:
“貿易緊張局勢惡化了美國經濟前景,提升了未來幾周或幾個月降息的可能性。如果兩周后的FOMC不作出相關決定,可能在7月或稍晚的會議決定降息。官員們需要決定什么因素足以觸發(fā)降息、在作出決定前還需要多少額外信息,以及如何向公眾溝通這種意向和計劃。”
上述分析認為,多位美聯儲重量級官員在本周的芝加哥研討會上暗示,他們更關注經濟增長的放緩程度可能超出預期這一風險,這表明即將召開的幾次FOMC可能會討論降息。不少央行官員提到了1990年代后期,當時央行采取了“保險政策”,用降息來對抗?jié)撛诘慕洕\洝?/p>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確實在研討會首日公開表態(tài)稱,美聯儲將采取恰當措施維持經濟持續(xù)擴張,正在密切關注貿易談判和其他事件對美國經濟前景的影響;分析稱,鮑威爾表達了“對必要時降息的開放態(tài)度”。美聯儲“二把手”、副主席克拉里達呼應道,如果經濟增長低于預期或潛在通脹低于預期,美聯儲將采取適當政策;美聯儲理事Lael Brainar昨日稱,如果經濟形勢惡化,美聯儲已做好準備對利率采取行動,這些永久FOMC票委的表態(tài)都相對一致。
不過,威廉姆斯今日并沒有暗示出降息的迫切程度。他仍強調美國經濟和就業(yè)增長強勁,這一動能將延續(xù)至二季度,也令上半年美國GDP可能遠超趨勢增速。他不認為3個月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是經濟衰退的神諭”,與其他市場指標一樣,只是顯示對前景風險的擔憂在升溫:
“美債收益率曲線強烈地暗示市場預計利率將下降。當評估美國經濟前景時,我不認為收益率曲線倒掛意味著經濟會陷入衰退,而是在強調一種不確定性。我認為FOMC利率處于中性狀態(tài)。”
這一觀點與副主席克拉里達相仿。克拉里達認為,政策制定者將關注市場,但不能被價格和收益率的上下波動所束縛,只有當美債收益率曲線倒掛“持續(xù)一段時間”,他才會對此“嚴肅地”看待。
同時,威廉姆斯也力求保持開放性,認為FOMC可能需要維持利率不變,也可能需要調整。他認為有跡象表明,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將推遲商業(yè)投資,加重商業(yè)對未來規(guī)劃的擔憂:
“當前面臨的不確定性更多,美聯儲應當考慮合理的政策,以實現經濟強勁增長,美聯儲非常努力地致力于培育長期經濟擴張。基本情況是良好的,但需要準備好調整看法。”
芝加哥商交所CME根據聯邦基金利率期貨的交易算出,6月FOMC降息的概率約為21%,小于一天前的近22%;7月會議降息的概率接近68%,小于一天前的70%,但遠超一個月前的16%。9月降息的概率高達91.5%,代表市場基本認定,美聯儲再收集一段時間數據、觀望一下貿易形勢等外部風險的進展后,將選擇最早在7月降息,9月甚至可能迎來第二次降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