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海南海藥“升級版”人工耳蝸取得醫(yī)療器械注冊證

每日經濟新聞 2019-05-27 20:27:41

海南海藥表示,本次醫(yī)療器械注冊證的取得,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拓展能力,將對公司未來的經營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陳俊杰    

今年1月,河北省張家口小伙李明(化名)在北京乘坐地鐵時丟失人工耳蝸引發(fā)社會關注。彼時,輿論聚焦“人工耳蝸丟失”“價值二十萬元”。人工耳蝸價格昂貴,相應生產廠家也引來關注。

5月27日,海南海藥(000566,SZ)披露稱,控股子公司上海力聲特醫(y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聲特)于近日獲得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頒發(fā)的《醫(yī)療器械注冊證》。該產品名稱是人工耳蝸植入體,有效期至2024年5月14日,適用于年齡在6周歲以上(含6周歲)的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的語后聾患者。

據介紹,力聲特新一代人工耳蝸是在REZ-I型人工耳蝸基礎上,通過技術改進和創(chuàng)新推出的全新產品。其采用漢語言語處理編碼策略,對比國外人工耳蝸產品的創(chuàng)新點是更適合漢語聲調語言。

海南海藥表示,本次醫(yī)療器械注冊證的取得,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拓展能力,將對公司未來的經營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

人工耳蝸,顧名思義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tǒng)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最近幾年,多個媒體曾報道人工耳蝸丟失事件,涉及的耳蝸價值都超過10萬元。實際上,人工耳蝸價格著實不菲,國產人工耳蝸部分要10萬元左右,進口人工耳蝸部分要20多萬元。

不少投資者認為人工耳蝸背后市場潛力巨大。不過從力聲特的業(yè)績來看,這一潛力并非反應在經營上。力聲特一直有銷售人工耳蝸,已在上海、北京、湖南、江蘇、山東等省市設立超過80家人工耳蝸手術中心,其中2018年新增10家。然而,去年力聲特實現營業(yè)收入1170.82萬元,凈利潤虧損1071.18萬元。力聲特業(yè)績欠佳的主要原因是人工耳蝸銷售正處于推廣及銷售渠道建設期,尚未形成規(guī)模銷售。 

與此同時,海南海藥在人工耳蝸技術開發(fā)方面的支出并不少。僅去年,人工耳蝸的開發(fā)支出就增加了1798.8萬元。

海南海藥去年營業(yè)收入為24.72億元,凈利潤為1.2億元。去年,公司頭孢制劑系列、其他品種、原料藥及中間體、腸胃康實現營收超過了20億元,營收占比超過80%。

盡管人工耳蝸植入體獲得了《醫(yī)療器械注冊證》,但對海南海藥未來的業(yè)績有多大貢獻,尚待時間觀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海南海藥 人工耳蝸 力聲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