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04-26 15:58:10
盡管版權保護倡導多年,但在版權轉化應用和保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每經實習記者 董興生 每經編輯 杜毅
4月26日,是第19個“世界知識產權日”。當天上午,由四川省版權局、成都市委網信辦、成都市版權局主辦,以“嚴格版權保護推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為主題的2019年知識產權宣傳周·版權宣傳活動,在成都寬窄巷子東廣場舉辦。
活動現場,40家互聯網平臺及出版單位代表現場簽署《禁止網絡侵權盜版行為承諾書》,攜手向全社會發(fā)出“保護版權、尊重原創(chuàng)、推進創(chuàng)新”的公益倡導。
政企攜手版權保護賦能創(chuàng)新發(fā)展
版權作為知識產權的三大支柱之一,也是文化產業(yè)的核心要素。近年來,版權保護在中國越來越受到重視。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倡議國之一。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2000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第35屆成員國大會上,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共同提出關于建立“世界知識產權日”的倡議。從2001年起,將每年4月26日確定為“世界知識產權日”。2019年,是第19個世界知識產權日。
“從文化屬性和經濟屬性來看,版權因創(chuàng)作而產生,涉及文字、美術、音樂等諸多方面。因版權鏈接著作者和作品,甚至是產品,在推動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進程中,可以說抓好了版權就抓好了創(chuàng)新,抓住了版權也就抓住了產業(yè)鏈。”成都市版權局局長師江表示。
當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在此背景下,版權保護顯得尤為重要。據了解,作為全國首個“版權示范城市”,成都目前全市登記總量達22.57萬件、平均增速超56%,內容涉及文學、美術、音樂、影視、計算機軟件、設計等諸多領域。
2019版權宣傳活動的舉辦,也是為了深挖天府文化核心內涵,推動天府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助力成都打造“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助力國際化營商環(huán)境建設。
版權是最有溫度的知識產權
“版權是最有溫度、最有人情味的知識產權,因為版權有人身權,能帶來財富。”從事知識產權行業(yè)27年的四川省版權協會副理事長、首席版權專家、成都知度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張廷元,對版權保護與版權消費有深刻理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不過,盡管版權保護倡導多年,但在版權轉化應用和保護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花木蘭是中國的,但花木蘭的版權不是中國的;熊貓是中國的,功夫是中國的,但‘功夫熊貓’不是中國的。”張廷元認為,版權作為基礎權利,首先應是原創(chuàng)。“原創(chuàng)不在,價值何在?”
“熊貓是四川的,是中國的,但是熊貓賺了多少錢?在這方面應該反思一下。”張廷元以寬窄巷子的“寬窄”竹椅形字體為例,“代表著四川特色和民族文化,但這把椅子的版權轉化不多,版權運用較弱”。
一方面,版權資源開發(fā)運用力度較弱,另一方面,由于版權保護意識不夠,又存在諸多侵權行為。活動現場展示了2018年發(fā)生在四川的幾個版權侵權案例。其中,成都天府新區(qū)一家印刷廠因非法印刷侵權,被告人伍某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并處罰金40萬元,教訓不可謂不深。
除了圖書,電影、音樂、網絡也是侵權的重災區(qū)。瀘州市江陽區(qū)市民陳某就因非法放映電影,于2018年12月10日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緩刑3年,并處罰金15萬元。
“在我看來,發(fā)展文創(chuàng)產業(yè)的信心是文化,基礎是原創(chuàng),根本是產品,核心是產權,關鍵是消費,需求是動力,品牌是力量,科技是翅膀。”張廷元總結說,作為創(chuàng)作者,也應該加強版權意識,“用版權保護帶動原創(chuàng)消費,并帶來財富”。
尊重原創(chuàng) 40家單位簽訂禁止侵權承諾書
保護版權,不僅需要主管部門的強力監(jiān)管,也需要每個企業(yè)和個人主動作為,增強版權保護意識。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董興生 攝
活動現場,新華網四川有限公司、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四川黨的建設》雜志社、每日經濟新聞、成都發(fā)布、成都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言幾又、洋蔥視頻、京東等40家重點互聯網企業(yè)和出版單位代表簽訂了《禁止網絡侵權盜版行為承諾書》并獲得“禁止網絡侵權盜版倡議單位”的授牌。
《承諾書》提到,直接轉載傳統媒體作品時,要進一步完善版權管理制度,堅持“先授權、后使用”的著作權法基本原則,未經授權不得直接轉載他人作品。另外,還承諾強化用戶管理,其中提到,對于多次侵權被投訴的用戶,應當采取列入黑名單、暫停或者終止服務等懲治措施。
“京東是圖書和音像出版物線上銷售主力平臺,已經與數百家出版社合作,在京東平臺銷售圖書。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版權,創(chuàng)造公平競爭的機會。同時,也會幫助作家和出版社,讓他們的作品有更好的銷售環(huán)境。”京東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活動現場,成都洛可可設計有限公司、成都國際藝術交流中心、成都胖達來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本土優(yōu)秀版權企業(yè)設點打造的文創(chuàng)集市,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不僅如此,現場還設有優(yōu)質版權作品展示及版權登記受理點位,讓市民游客在游戲互動中,深度參與版權活動,自發(fā)宣傳版權保護,完成版權知識的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