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國 2018-10-14 11:04:57
截至10月11日,平安信托直銷團隊已有約1200人轉簽到平安銀行,內勤換簽率近100%、外勤換簽率約90%——這是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10月12日在平安集團開放日上透露的私行整合進度。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以平安銀行為主軸,平安集團一場浩浩蕩蕩的財富管理板塊大變陣,落地的速度快得令人驚訝。有著一流財富團隊贊譽的平安信托直銷團隊已去向明確。
截至10月11日,平安信托直銷團隊已有約1200人轉簽到平安銀行,內勤換簽率近100%、外勤換簽率約90%——這是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10月12日在平安集團開放日上透露的私行整合進度。
在謝永林的描述中,平安銀行未來或將采取三種模式開展財富管理業(yè)務:一是分支行模式,即傳統(tǒng)模式;二是理財顧問+壽險業(yè)務員轉介模式;三是直營業(yè)務。三模式互相PK。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動作的完成,從傳出消息到公布,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此外,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就在開放日召開前一天,平安銀行的財富管理改革方案都還在不斷商榷、完善,且對內保密。
另一個需要提及的細節(jié)是,最后公布的三種模式與券商中國記者此前掌握的信息略有不同。記者上周初從平安銀行內部人士獲知的信息是:各設KPI指標讓三種模式PK,但三種模式為分支行、直銷和線上。
對于此次調整,平安銀行一名零售條線中層表示,“看起來動靜很大,但阻力根本不大。”
為了確保私人銀行板塊重組走上快車道,近期,平安銀行對內和其他相關集團成員(比如信托)不斷在開會。
“我們最近做了重組,把平安銀行作為集團高凈值客戶的主要經營陣地。未來零售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私人銀行和財富管理做起來,包括設計產品的供應、營銷的策略、如何跟壽險聯(lián)動等等商業(yè)模式。”謝永林在開放日上說。
在他的描述中,平安銀行未來或將采取三個模式開展財富管理業(yè)務:一是分支行模式,即傳統(tǒng)模式;二是理財顧問+壽險業(yè)務員轉介模式;三是直營業(yè)務。
“三個模式PK,我們要強化的是產品供應能力,整個集團都圍繞私人銀行或財富管理供應資產或產品。”謝永林說。
一個必須要提及的細節(jié)是,最后公布的三種模式與記者此前掌握的信息略有不同。記者上周初從平安銀行內部人士獲知的信息是:各設KPI指標讓三種模式PK,但三種模式為分支行、直銷和線上。
彼時一名參與了財富管理改革方案探討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線上模式的重點就是利用好平安代理人渠道。”
“具體方案還待討論,只是給出了大的方向。馬明哲總的思路是組建一支線上銷售服務團隊,服務好壽險代理人,促成產品銷售規(guī)模大增。線上模式是不走尋常路,馬總認為業(yè)務線上化以及數(shù)據分析驅動是未來的趨勢。”該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不論是公開還是私下,平安銀行均未對最后公布的三種模式做過多解釋。若記者此前掌握的信息確屬馬明哲的考慮,也就是說,他的邏輯其實是對現(xiàn)有“理財顧問+壽險業(yè)務員轉介模式”的理想升華——他認為業(yè)務轉介將來應該大量發(fā)生在線上。
當然,正如謝永林所言:三大模式會互相PK,不一定是此消彼長,也可能適者共存。
“我們都是直到看了新聞報道,才知道是三種模式互相PK。領導怎么想的,我們也不知道。但平安的執(zhí)行力是很強的,說干就干那種。”平安銀行一名零售條線中層告訴記者。
這也就是為什么,從傳出消息到公布,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平安信托直銷團隊轉簽到銀行就已經實現(xiàn)了內勤換簽率近100%、外勤換簽率約90%。上述平安銀行零售條線中層對記者直言,“看起來動靜很大,但阻力根本不大。”
“換簽到下午六點結束(10月11日),不想到銀行來我不要了。轉過來一共1200多人,其中業(yè)務隊伍700人,管理隊伍500人,就是做系統(tǒng)的、做產品的。”謝永林在發(fā)布會上透露。
這樣的快速決斷和強勢同樣發(fā)生在,此前謝永林推進平安銀行OMO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之時,“我們把原來銀行的三個APP(信用卡APP、口袋銀行APP、橙子APP)整合成一個APP,叫口袋銀行。整合過程中內部還是有不同聲音的,我大概用了一分鐘做決策,誰不愿意拉倒,照樣推進,就這么辦。”謝永林說。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自上而下的強勢推進,平安銀行會很快成為平安集團高凈值客戶的主要經營陣地,乃至整個財富管理業(yè)務中樞。
事實上,平安銀行零售業(yè)務已經在極大地吸收集團資源,謝永林透露:該行今年新增的零售AUM40%來自于集團渠道;新增信用卡去年高峰時候50%以上來自于壽險渠道:信用貸款發(fā)放從15%占比提升到目前的40%;集團渠道的客戶質量比平安銀行自營客戶的質量還高(比如前者信用卡延遲率比后者低20個BP)。
那么,剩下的就是期待大刀闊斧的改革過后,銀行極大反哺集團財富管理業(yè)務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