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官微 2018-01-29 23:14:06
順威股份復牌后的10個交易日,9個跌停,1個漲停,不僅僅因為終止了重大資產重組,還因為知名牛散文細棠被抓了。順威股份此前公告,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知名牛散文細棠等人早在2017年7月已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在被拘留之前,順威股份演繹了實控人巨額套現離場、牛散團杠桿資金接盤的戲碼。
復牌后的10個交易日,9個跌停,1個漲停,這就是順威股份近期的表現。造成這一切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順威股份終止了重大資產重組,還因為知名牛散文細棠被抓了。
順威股份1月15日晚間公告,因涉嫌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罪,文細棠早在2017年7月已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該公告顯示,和他一同被抓的還有黃國海、蔣九明、何曙華、MAI REN ZHAO(即:麥仁釗)。
根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的了解,黃國海為資本市場老手,疑似文細棠牛散團背后真正的操盤手,他們控制的證券賬戶還包括文菁華(黃國海之妻)、王蘭香、熊牡菊、黃建英、熊丹丹、蔡耀平、蔣哲、廖宏彬等人,可調動資金的規(guī)模亦頗為可觀。
與文、黃一同被拘的還有順威股份原實際控制人何曙華、MAI REN ZHAO(即:麥仁釗),現公司第一大股東蔣九明。
在被拘留之前,上述人員在順威股份攜手演繹了實控人巨額套現離場、牛散團杠桿資金接盤的戲碼。
文細棠等人被抓已經帶來系列連鎖反應,除了順威股份連續(xù)跌停,還包括文細棠信用賬戶持有的中國軟件被強制賣出、文菁華擬減持神霧節(jié)能、蔣九明信用賬戶所持順威股份被強制賣出等。
2012年起,A股中就出現了文細棠的身影,當年底進入凱美特氣前10大股東。此后,文細棠又相繼出現在北大荒、陽煤化工等14家上市公司的股東榜單之中,也因此被市場熟知。
截至去年9月底,文細棠還直接持股順威股份、浪潮軟件、中國軟件,退出其他公司前10大流通股東。
黃國海2010年前后在資本市場較為活躍,近年來非常低調。2016年8月,在文細棠“失手”舉牌中國軟件之際,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曾與其有過會面。當時,黃國海以文細棠“代言人”的身份面對記者,稱呼后者為“小文”。另根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的了解,黃國海疑似文細棠牛散團背后真正的操盤手。
順威股份的公告顯示,黃國海之妻是文菁華。文菁華戶籍所在地是深圳市寶安區(qū),與文細棠一致,有未經證實的傳聞稱二人為姐弟關系。此番,二人與順威股份原實控人及現第一大股東等人一同被拘留,顯示出文細棠、黃國海之間的關系確實非同一般。
根據順威股份去年三季報,蔣九明持股29%,西部利得增盈1號資管計劃持股25.06%,文細棠持股8.46%,諾安金獅66號資管計劃持股5.03%。之前明示的情況有,文細棠與諾安金獅66號資管計劃持股構成一致行動關系,蔣九明與其他股東不存一致行動關系,順威股份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近期,因司法層面原因,蔣九明信用賬戶部分持股被強制賣出,持股降低至28%。
在被拘留后,文細棠主張,西部利得增盈1號資管計劃實際上是文菁華代其本人所簽署,對應持股均由其本人實際控制。文菁華對此表示認購資管計劃劣后級份額的資金均為黃國海所安排,自稱并不清楚代持的事情,但此前黃國海通過律師帶話告訴她資管計劃是代文細棠簽署的。兩家律所對代持事項進行了核查,表示目前不能確認。
不過,即便不能確認代持,文細棠與黃國海屬同一路人馬也已基本可以確定。三季報中的第七大股東蔡耀平同樣疑似為團隊成員。合并計算,文細棠團隊或控制了順威股份40.28%的股權,將打破公司無實際控制人的格局。
此外,雖在接盤順威股份原實控人的大戲上合作緊密,但文細棠與蔣九明的關系尚不明了。蔣九明也向順威股份發(fā)出《告知函》,聲明自己并未被采取拘留或逮捕的刑事強制措施,僅協(xié)助執(zhí)法部門提供相應的材料。
文細棠牛散團其他成員要低調的多。
根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的梳理,文細棠背后已形成較大規(guī)模的牛散團,掌控證券賬戶超過10個,還包括王蘭香、熊牡菊、黃建英、熊丹丹、蔡耀平、蔣哲、廖宏彬等。不過,在近兩年,牛散團的戰(zhàn)線已經大幅收縮,截至去年三季的只持股順威股份、中國軟件、神霧節(jié)能、等3家上市公司。
收縮的原因或和接盤順威股份有關,牛散團在此收獲,也在此折戟。
2012年5月15日,順威股份正式登陸中小板,黎東成、麥仁釗、楊國添、何曙華四人通過祥得投資(后更名:祥順投資)和順威國際實際控制上市公司71.56%的股份,且同時擔任了董事的職務。2015年6月7日,禁售期剛過不久,順威國際即宣布向文細棠協(xié)議轉讓所持1200萬股,向諾安金獅66號資產管理計劃轉讓1600萬股,合計占總股本的17.5%,總價款6.58億元。
諾安金獅66號資產管理正是由文細棠委托成立,文細棠也因此成為持有順威股份17.5%的重要股東,這還只是明面上的。之后不久的2015年7月27日,四名實際控制人同時辭去董事等所有職務,為后續(xù)繼續(xù)減持鋪平道路。后續(xù),牛散團分散承接了四名實際控制人所持有的全部股份,順威股份成為無實際控制人的上市公司。
具體的路徑為,祥順投資先將所持順威股份29.05%股權質押給了戎國平,順威國際持股也進行了質押,等四人辭職滿半年可以清倉減持之后,便迅速將持股轉讓給了蔣九明、文菁華。其中,祥順投資轉讓給蔣九明的股份和之前質押給戎國平的數量幾乎一樣。
2016年4月28日晚間,順威股份公告,祥順投資將所持有的25.06%轉讓給西部利得增盈1號資管計劃(文菁華),將持有21.5%的股份轉讓給蔣九明;順威國際將持有的7.5%的股份轉讓給蔣九明至此,祥順投資、順威國際不再持股順威股份,黎、麥、楊、何四名原實控人完成清倉減持。
在此次清倉減持中,股份轉讓對價達到32.22億元,加上之前轉給文細棠所獲得的6.58億元,四名實控人抽身離去的過程中套現38.8億元。
文細棠、蔣九明組成的牛散團接盤后,順威股份又持續(xù)大漲,賬面最高浮盈料超過40億元。
不過,隨著文、黃及原實控人中的兩人被拘留,順威股份復牌后10個交易日內9個跌停,導致當前股價已經跌破牛散團的成本線。
000859,國風塑業(yè),是黃國海最早露臉的上市公司。
2009年上半年末,黃國海以380萬股持股,一躍成為國風塑業(yè)第四大股東。
國風塑業(yè)主營塑料薄膜、塑膠建材制造等,彼時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外薄膜市場需求萎縮,國風塑業(yè)出現業(yè)績滑坡。但黃國海持股期間公司股價一路上漲,斬獲頗豐。
2009年第三季度末,黃國海從國風塑業(y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消失。此時他已轉戰(zhàn)深桑達A,并攜其妻子文菁華一同亮相公司三季報。兩人分別持有深桑達A77萬股、76萬股,為公司第八、第九大流通股東。隨后第四季度,二人賬戶又一同買入京山輕機。
不過,從2010年開始,黃國海夫婦的股票池不再重合。
2010年7月,黃國海管理的深圳利升銳華投資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10月,一篇《“中國民間股神”黃國海的財富神話》的報道出現。文章稱1995年到2009年間,黃國海最初投入股市的6萬元,增值至2.8億元。
之后一段時間,黃國海的名字頻繁見諸于報端。旗下利升一期成立不足半年,收益率排名就攀升至陽光私募的“榜眼”位置。如今,利升銳華旗下利升1期、3期兩只產品均顯示已清算。記者也并未發(fā)現該公司發(fā)行新的產品。
至2012年,黃國海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中。盡管其2013年以后曾進駐過北大荒、同洲電子、S舜元(現在的盈方微),吉視傳媒、中國軟件等多家公司,但已幾乎沒有關于他的報道。
與此同時,文細棠的名字開始活躍在A股。2012年末,其以305萬股持股,登上了凱美特氣第五大股東之位。此后又相繼進駐了北大荒、深賽格、陽煤化工、巨輪股份(現名:巨輪智能)、中國軟件、煉石有色等10余家公司。
但文細棠真正受到市場關注是在2016年,證券時報率先報道在舉牌中國軟件時,文細棠涉嫌信息披露違規(guī)和短線交易。彼時文細棠回應e公司記者,舉牌系按錯鍵,且無團隊運作。
當時,文細棠身份神秘:80后深圳城中村“土著”,名下未注冊公司。其亦避諱談及自己的資金來源。“肯定不是只靠炒股賺的錢啦,反正也不是搶銀行的。”在文細棠參與的順威股份定增方案里,也僅是被描述為“職業(yè)投資者”。
而重新梳理文細棠團隊近兩年的炒股路線,以資本老手黃國海為核心,以文細棠為前臺,并擁有多個自然人“盟友”。在二級市場,他們出手多只小盤股,快進快出,獲利頗為豐厚。
其中,與文細棠團隊聯(lián)系最緊密的成員為自然人王蘭香。王蘭香一度(2014年底)位居中國軟件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達4.07%。2014年至2016年間,王蘭香與文細棠多次同步出沒于中國軟件的股東榜。還曾結伴出現在青山紙業(yè)、波導股份、三友化工、陽煤化工等股票中,以及先后進駐東陽光科、益佰制藥等。
此外,記者查詢工商信息,王蘭香還與文菁華合設過至少3家公司,這些公司均未開展實際運營。
2015年,波導股份半年報流通股榜單中新進7名自然人。按當時持股數排名,他們分別是文細棠、熊丹丹、蔣哲、蔡耀平、熊牡菊、王蘭香、廖宏彬。同年三季報中,這7人又齊齊消失。
梳理上述自然人持股蹤跡,除前述王蘭香外,熊丹丹與文細棠同步或前后腳出現在至少6家上市股東榜中。蔡耀平、熊牡菊、廖宏彬、蔣哲則分別出現5次、4次、2次和2次。
粗略計算,在2015年6月末,此7人僅持股波導股份市值就合計達9.5億元。
此外,與文細棠團隊多有交集的還有自然人黃建英。此人與黃國海差不多時期出現在A股上市公司股東榜中,至今進駐過的公司數超過20家,其中2014年至2015年間,曾與文細棠同時上榜青山紙業(yè)、中國軟件、中信海直和煉石有色4家公司。
(來源:e公司官微ID:lianhuacaijing 作者:于德江 李曼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