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6 22:47:1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前的擬上市公司中,已有不少通過新設上市主體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風險的案例。綠色家園在招股書申報稿中提到舊主體在歷次增資中,存在著增資不實等不規(guī)范的情形,且影響金額較大。此外,舊主體還存在著內控薄弱、固定資產核算不規(guī)范的情形。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吳治邦
圖據攝圖網
每經記者 吳治邦 每經編輯 張海妮
2017年12月15日,湖北綠色家園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色家園)對外披露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新設主體是因為舊主體——湖北綠色家園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存在大額的增資不實等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此前的擬上市公司中,已有不少通過新設上市主體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風險的案例,最終有順利過會的,也有沒過會的。以未能成功IPO的京博農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博農化)為例,證監(jiān)會在反饋意見里著重提到了股權、出資不實等問題。
隨著IPO審核的加速,一些企業(yè)紛紛制定了上市計劃。不過,有一些企業(yè)因歷史問題比較復雜,且問題已經無法消除,以舊主體上市會遇到較大的障礙。針對這種情況,中介機構往往會建議公司新設立一個企業(yè)作為上市主體,然后購入原有公司的全部經營性資產與負債,從而回避歷史問題可能帶來的風險。
從相關案例給出的解釋看,歷史沿革復雜、股權變動難以核實、出資不實等都成為常見的闡述。
以2016年12月26日報送招股書申報稿的京博農化為例,上市主體與舊主體山東農博文化有限公司于2011年8月1日簽訂《資產轉讓協議》,新主體京博農化收購舊主體的研發(fā)、生產與銷售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包括土地使用權、商標及專利權、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存貨及其相關聯的債權債務,不包括貨幣資金、其他應收款、長期股權投資、與經營不相關的固定資產、短期借款、應付票據、廣州分公司的資產負債、其他應付款和應交稅費。
對于為何要新設主體,京博農化在申報稿中解釋稱:舊主體在存續(xù)期內發(fā)生的股權轉讓較多,歷史上股權變化涉及的當事人多且時間間隔較長,由于各種歷史遺留原因難以對歷次股權變動進行核實,同時由于歷史上存在過代持、國有產權變動未評估和出資不實等問題,所以采用新設主體來裝入舊主體的經營性資產、繼承農藥業(yè)務。
與京博農化類似,綠色家園同樣在招股書申報稿中提到舊主體在歷次增資中,存在著增資不實等不規(guī)范的情形,且影響金額較大。此外,舊主體還存在著內控薄弱、固定資產核算不規(guī)范的情形。
那么,類似的擬上市公司通過新設主體的方式來回避歷史問題是否可行呢?
以京博農化為例,在申報稿的反饋意見中,發(fā)行監(jiān)管部著重對舊主體的歷史遺留問題進行了問詢。針對舊主體的股權問題,監(jiān)管部門要求京博農化回答:舊主體出資置換的過程、履行的程序及合法合規(guī)性,出資不實的具體金額及原因,是否已足額補足,涉及相關人員是否存在相關行政或刑事法律責任;舊主體的股權代持過程,是否涉及變相公開發(fā)行股份、是否存在非法集資的情形;舊主體股權代持的清理過程及合法合規(guī)性,代持股份是否已徹底清理,是否不存在糾紛及潛在糾紛等。
正是股權及出資問題存在著瑕疵,京博農化未能成功過會,監(jiān)管部門在審核意見中就提出:發(fā)行人前身收購舊主體相關經營性資產和業(yè)務時,新主體和舊主體的股權結構是否有重大差異,舊主體有無不同意上述資產轉讓的中小股東,利益如何保證,是否存在爭議和潛在爭議?
從綠色家園的招股書申報稿看,舊主體湖北綠色家園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與湖北綠色家園精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結構同樣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截至舊主體注銷時,其股東只有楊華、楊俊華,而新主體就有近40名股東。
關于舊主體的資本結構,綠色家園招股書申報稿承認,存在著增資不實等不規(guī)范的情形,且影響金額較大。
而對于新設上市主體的現象,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主任楊兆全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對歷史問題的審查,主要目的是要查清公司歷史上股權是否清晰、合法,公司有無重大違法違規(guī)行為,這兩部分對公司未來有重要影響。設立新主體,如果解決不了這兩個問題,對公司未來是有影響的。比如過去如果存在偷逃稅的問題,未來公司上市后,可能要補交稅款,甚至承擔巨額處罰。”
此外,楊兆全進一步表示:“如果公司出資有問題,公司股權就可能有法律糾紛,這樣公司上市后,隱患也非常大。”
對于上述疑問,記者多次致電綠色家園,但電話一直無人回應。記者于2018年1月12日發(fā)送了采訪函,不過截至發(fā)稿未收到回復。
相關鏈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