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26 15:15:00
中國和拉美一些國家不同。過去在分工上,例如,有些拉美國家發(fā)現做鞋子能獲益,他們就一直做鞋子。但是中國則不同,中國可以做鞋子產業(yè),但是后面又能做電視,再后來做大型船舶,甚至高鐵等。中國的產業(yè)升級很快,速度超出想象,所以,美國不由得擔心被中國趕超,有些“緊張”。
每經編輯 周程程
每經記者與采訪對象合影
每經記者 周程程
上周,美國貿易代表宣布正式對中國啟動“301調查”,各界對此討論不斷。
2017年8月25日至27日,由太和智庫發(fā)起主辦,每日經濟新聞戰(zhàn)略合作的首屆“太和文明論壇”,也將對中美經貿關系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為更詳細地分析中美貿易目前存在問題,挖掘中美雙方未來合作前景。8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
若“貿易戰(zhàn)”爆發(fā)美國百姓生活成本將提高
NBD:您在發(fā)表的文章中曾經提到,中美精英和民眾之間彼此欣賞,卻又心懷疑慮。從經貿層面來看,中美相互之間的吸引力體現在什么地方?疑慮又表現在什么地方?
金燦榮:首先,從基本的經濟結構看,中美經貿關系非?;パa。中國出口美國的大部分產品是日用品,這些美國幾乎較少從事生產。雖然說這些產品具有可替代性,墨西哥等國也可以生產,但是從市場反饋來看,中國的產品優(yōu)勢不僅在于價廉物美,并且產品質量穩(wěn)定,交貨及時,而有些其他國家經常不能按時交貨。
如果美國和中國開打貿易戰(zhàn)的話,老百姓的生活成本以及企業(yè)經營成本都會上升。由于中美經貿關系的互補性,美國和中國是不該打貿易戰(zhàn)的。
再從另一個角度看,近些年中國經濟增長很快。所以一方面美國還是愿意和中國進行貿易往來,能夠獲得收益,但同時,美國一些企業(yè)家和精英人士對中國“防范”心理也越來越重。
中國和拉美一些國家不同。過去在分工上,例如,有些拉美國家發(fā)現做鞋子能獲益,他們就一直做鞋子。但是中國則不同,中國可以做鞋子產業(yè),但是后面又能做電視,再后來做大型船舶,甚至高鐵等。中國的產業(yè)升級很快,速度超出想象,所以,美國不由得擔心被中國趕超,有些“緊張”。
NBD:最近美國對中國啟動“301”調查,是否也和這種疑慮有關?
金燦榮:以前中國在技術上和美國相差很大,所以美國很自信。但是現在美國已經很清楚地認識到中國人趕上來了,而且步伐是非常穩(wěn)健的,所以就開始“緊張”了。有一部分美國人,就萌生了趁著目前美國還有技術與市場上的優(yōu)勢來和中國打貿易戰(zhàn)的想法,包括對知識產權、技術的限制。
美國天然氣具有價格優(yōu)勢
NBD:中美“百日計劃”落地有聲,中國相繼放開了對美國牛肉、大米的進口限制。未來,哪些領域還可能進一步放開?
金燦榮:我馬上想到的就是天然氣,美國頁巖氣革命以來,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而中國本身是很缺天然氣的。特別是,冬季取暖季環(huán)境污染問題比較嚴重,未來天然氣也能夠在集中供暖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美國目前出口中國的主要產品包括農產品、電器用的芯片、汽車、飛機這四項。但其實美國還有很多高科技產品,其中一些也可以向中國出口。但因為種種“顧慮”與“防范”,美國并不想向中國出口。
NBD:除您說的美國方面的“顧慮”以外,目前還有哪些障礙需要克服?
金燦榮:美國的問題是,天然氣可以開采出來,但要運輸到中國,目前還需要改善基礎設施。美國需要進行大量的投資,將國內的頁巖氣送到海岸,并配套相應的儲藏設備和運輸設備,美國的天然氣才能順利抵達中國。
而高科技產品的合作,則主要是受政治因素影響。因為美國還是把中國當做競爭對手。比如,以前中國研制出“天河一號”,一秒鐘可以進行萬億次計算。而當時美國的規(guī)定是一秒鐘百億次計算的計算機都不賣給我們,但實際上我們當時的計算機已經可以實現萬億次計算了。
有些美國人也在后悔,因為中國技術進步非???,也許今天還存在優(yōu)勢的美國高科技產品,因為中國技術的進步,明天就不存在優(yōu)勢了。今天賣還能獲得收益,而明天就錯失收益了。所以,美國應該轉變這種思維。
NBD:就天然氣領域而言,目前中國已有一些穩(wěn)定的天然氣貨源供應國,在此情況下,美國本身有哪些競爭優(yōu)勢?
金燦榮:中國目前天然氣來源包括俄羅斯和中東地區(qū)等。美國的優(yōu)勢在于價格便宜,并且從政治角度來看更穩(wěn)定一些。譬如,目前中東地區(qū)地緣政治形勢復雜,如果發(fā)生戰(zhàn)爭,將影響油田氣田的供應。而美國天然氣市場化、法制化環(huán)境相對更健全,一旦簽約,履約情況會更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