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18 07:11:5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段思瑤
每經記者 段思瑤 每經編輯 楊翼
過去,總有人拿國內新能源汽車享受高補貼、背靠國家政策紅利來說事,不過這次,我國新能源汽車靠產業(yè)實力“碾壓”原來排名第一的日本,拿了個世界第一。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日媒稱,在純電動汽車(EV)的國際競爭力調查中,日本從第一位寶座跌落,而中國躍居首位。德國咨詢機構羅蘭貝格和汽車研究機構fka從技術、產業(yè)和市場等三個因素進行判斷,對各國電動汽車的競爭力進行了調查,中國在產業(yè)方面居第一位。
事實上,觀察統(tǒng)計數(shù)據可發(fā)現(xiàn),面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日本在規(guī)模上被超越是顯而易見的。
自2012年以來,日本的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的銷量徘徊在3萬輛左右,但我國的銷量已從2012年的約1.2萬輛,增加至2016年的約33萬輛。
而與2016年的33萬輛銷量相比較,我國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勢頭更猛。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數(shù)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就達到了19.5萬輛,同比增長14.4%。
除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拿了第一,讓國外媒體“醋意”較濃外,另一項將要實施的政策還讓國外車企這次有點慌了神,甚至還搬出了全球四大汽車協(xié)會,大有救場的意味!
7月17日,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有德國媒體稱,分別來自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四大汽車行業(yè)協(xié)會向中國政府(主管部門)致信,要求延遲或放寬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的配額計劃,并呼吁將完成配額時間至少推遲1~3年。
這封信針對的是,6月14日,由工信部起草的《乘用車企業(yè)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NBD汽車(微信號:NBD-AUTO)了解到,根據《征求意見稿》,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車企業(yè)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和12%,2020年以后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由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另行制定、公布。
對于碳積分,車企的燃油車銷售體量越大,自然所需要積分也就越多,也正因為如此,部分國外車企認為,“碳積分”規(guī)定將可能使他們在同中國同行競爭時優(yōu)勢銳減,擔憂此舉將阻礙其擴大市場份額。
“對國外車企而言,由于之前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投入比較緩慢,造成在新能源汽車銷量很低,如果2018年開始實行碳積分制度,對于他們來說確實壓力很大。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是趨勢,碳積分制度推遲的可能性很小。”汽車分析師田永秋對NBD汽車表示。
事實上,國外車企在搬“救兵”,大打宣傳攻勢的同時,在我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腳步也在加快,或許他們也知道在新能源已成為行業(yè)大趨勢的情況下,“碳積分”制度推遲的可能性很小。
如奔馳此前就預計,2019年到2020年,會推出奔馳新能源車家族,到2025年左右,純電動車型的占比達到15%~25%。
對此,田永秋認為,“更多跨國車企逐漸看到電動化是未來汽車發(fā)展方向,同時在中國市場以碳積分政策為契機,并將其作為一個試驗場。”
而國內自主品牌方面,多數(shù)車企早已制訂了相對激進的中長期戰(zhàn)略目標,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總銷量的比例普遍在10%~20%。
例如,上汽集團預計到2020年投資超過200億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產品,力爭達到60萬輛銷售目標;北汽集團稱,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達20萬輛,市場占有率超過15%;此外,廣汽、吉利、江淮等也制定了新能源汽車戰(zhàn)略規(guī)劃。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上述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fā)力,此前顯得“低調”的長城汽車等品牌,如今也動作頻頻。
7月16日,長城汽車發(fā)公告稱,其與河北御捷及其股東簽署合資框架協(xié)議,公司以增資入股方式獲得河北御捷25%股權。長城汽車稱,公司與御捷均致力于大力發(fā)展新能源汽車業(yè)務,雙方合作能夠實現(xiàn)業(yè)務互補,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有業(yè)內觀點就指出,此次海外車企提出將電動汽車碳配額推遲執(zhí)行,也從一個側面表明,他們對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場進行的布局已感到壓力。
不過,對于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田永秋指出,“在國外豪華品牌普遍將新能源汽車續(xù)航里程定位在500公里來看,自主品牌面臨的競爭壓力一點都不少,這意味著這兩年自主品牌應該在前期培養(yǎng)市場階段在產品、市場、服務、品牌方面下功夫。”
未來,隨著跨國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加快,享受政策紅利的自主品牌車企面臨的競爭壓力會增大。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電動車的核心技術突破仍尚需時日,到底何種技術路線才是未來的終極解決方案,目前也無法下定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