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4 15:54:48
根據摩根大通銀行統(tǒng)計,發(fā)達經濟體的央行和金融機構們,在金融危機后的幾年里,最高持有過全球近49%的政府債券。后金融危機時代,債券的“魅力”可見一斑。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要論安全性和收益率匹配最佳的資產,政府債券是最好的品種之一。由于發(fā)達經濟體紛紛將利率調降至歷史低點(甚至是負利率)并奉行量化寬松政策,導致政府債券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債券利率與債券價格呈反相關),全球債市已經走過了整整8年牛市。
根據摩根大通銀行統(tǒng)計,發(fā)達經濟體的央行和金融機構們,在金融危機后的幾年里,最高持有過全球近49%的政府債券。后金融危機時代,債券的“魅力”可見一斑。
▲全球主要央行資產規(guī)模增長情況(途中藍色曲線代表全球主要央行資產規(guī)??偤停?/p>
你可能覺得債券與你無關,那是因為你沒有直接投資債券,但你的儲蓄很可能被間接投入進去——比如你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比如你買的基金、信托等等。
但就是這樣一個看似顛撲不破的賺錢真理,如今徹底淪為明日黃花。剛剛過去的11月份,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總回報指數(shù)11月下跌4%,創(chuàng)下指數(shù)自1990年開始以來最大跌幅;全球債券市值11月跌掉1.7萬億美元,也是紀錄高點!
債券現(xiàn)在是玩不轉了,一些超級玩家準備將戰(zhàn)場轉移到另外一些領域,比如這家掌控8600億美元真金白銀的機構,就準備抽出額外的1300億美元投入股市。
挪威央行:1300億美元,就是要買股票
上文所說的超級玩家,就是挪威央行。挪威央行手中握有高達8600億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以下簡稱GPFG),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
周四,挪威央行董事會建議,將CPFG中股權類投資比例由目前的60%提升至75%,這意味著將有近1300億美元的資金從國債投資轉移至股權類投資。
▲挪威央行官網截圖
2017年春,挪威議會將決定該提議是否通過。
挪威央行董事會還指出,此舉將令預期年均回報率在未來10年內提升至2.5%,在未來30年間提升至3.5%,而在目前的情況下,未來10年、30年內的預期年均回報率分別為2.1%和2.6%。同時挪威央行還認為,未來10年內債券的年均回報率可能僅有可憐的0.25%。
從目前CPFG的投資結構來看(截至2016年9月30日),其中60.6%是股權,36.3%是固定收益類投資(債券、票據等),還有3.1%投向了房地產。
▲CPFG投資結構
如果挪威央行真的增加1300億美元投資到股市,那這將是它這8年來投資方式的重大轉變——2009年以來,挪威央行一直在加大對債券的投資。
▲挪威央行投資構成,其中藍色部分代表固定收益(即債券的投資)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留意到,削減債券投資,并將套現(xiàn)的資金投入股市,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趨勢,從美國、法國、英國,再到澳大利亞、中國,莫不如此。在11月全球債市跌掉1.7萬億美元的同時,同期全球股票市值增加了6350億美元!
挪威央行要加倉,A股會不會受益?
目前,挪威央行投資的范圍已經覆蓋78個國家、9050家公司,涵蓋全球1.3%的上市公司,2.3%的歐洲上市公司。
從1998年到2015年,挪威央行的年均回報為5.6%。從這18年的表現(xiàn)來看,挪威央行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是權威的參照指標。
▲挪威央行累計回報率(圖中折線,柱狀圖為單季度回報絕地金額)
挪威央行的投資多傾向于科技、醫(yī)藥、消費類股票,其前七大重倉股包括:雀巢、蘋果、皇家殼牌、alphabet(谷歌母公司)、羅氏制藥、諾華制藥以及微軟。
對熟悉A股的投資者來說,挪威央行算不上主流,但也絕不陌生,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當中都有它的身影。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根據同花順iFinD統(tǒng)計,截至今年3季度末,挪威央行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總計有24只,總市值69.5億元。
在行業(yè)的偏好上,醫(yī)藥股占據重要位置,比如其第一大重倉股為恒瑞醫(yī)藥,市值11.44億元;第2、3、4大重倉股則偏向科技類。
▲數(shù)據來源:同花順iFinD,其中持股數(shù)量為手工統(tǒng)計,使用前請仔細核對
目前,挪威央行投資的A股數(shù)量僅占總數(shù)量的0.77%,遠遠未到到其全球平均水平(覆蓋1.3%的上市公司)。在決定將1300億美元投入到股市后,挪威央行是否會加大對A股的投資?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并不清楚接下來挪威央行會買哪些股票,但它不會買的股票是很明確的。盡管挪威主權財富基金主要來自石油收入,但它對化石燃料卻并不友好——據英國《衛(wèi)報》去年年中報道,挪威決定從主權財富基金中放棄所有的煤炭投資項目,將影響90億——100億美元與煤炭相關的投資。
每經編輯 杜恒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