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1-09 22:43:02
今日(11月9日)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tǒng)大選,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大私募是否對A股后市有信心?是否會調整倉位?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今日(11月9日)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tǒng)大選,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大私募是否對A股后市有信心?是否會調整倉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私募排排網月度調查顯示,私募對后市態(tài)度謹慎,有的私募已提前減倉避險。
僅三成私募看好11月市場表現
據參與私募排排網11月月度調查的私募調查結果顯示,11月看漲后市行情的私募機構僅占29.41%,較上月大幅下滑;而看平的私募機構達49.02%,看跌的私募機構達21.57%,較上月增幅明顯。
10月上漲行情讓不少私募選擇進場,最終仍然堅持空倉以待的私募機構僅占5.88%;選擇將倉位控制在30%~50%的私募機構占比依然最多,達41.18%;另有19.6%的私募機構選擇重倉運行,將倉位維持在80%以上。
計劃11月進行加倉的私募機構占比達17.65%,較上月有一定幅度下降;計劃維持倉位不變的私募機構大幅上升,創(chuàng)近半年來新高,占比高達68.62%;計劃在11月進行減倉的私募機構占比略有下滑,為13.73%。
不確定性升級 有私募稱提前減倉
由于市場不確定性風險加劇,一些私募選擇了輕倉觀望的態(tài)度,近期有私募人士在朋友圈表示,在11月初就對旗下產品進行了減倉操作,以接近底倉的狀態(tài)面對美國大選。事實上抱有這類想法的私募不在少數,據私募排排網11月月度調查結果顯示:計劃在11月維持空倉運行的私募有所上升,達到7.84%;計劃在11月將倉位控制在0~20%的私募機構有15.69%;計劃在11月將倉位控制在30%~50%的私募機構有一定幅度下滑,占比達到31.37%;計劃在11月將倉位控制在60%~80%的私募機構占比為21.57%;計劃在11月將倉位控制在80%以上(即重倉)運行的私募機構占比達到23.53%。
那么,對于未來行情,私募認為應該如何把握呢?菁英時代資產表示,基于短期和長期邏輯,同時考慮防御和進攻的角度,看好以下投資機會:
1.消費、醫(yī)療板塊將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內需擴大,消費升級。
2.新能源汽車和汽車的智能化是未來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的大邏輯,市場足夠大,基數小,成長性好。
3.節(jié)能環(huán)保受益于國家在此領域的大力投資,同時又給GDP增長帶來正向影響。
4.半導體行業(yè)在大基金大力支持下,有望加速國產替代,國產替代的長期邏輯有望提前;未來物聯網發(fā)展有望催生新的消費電子領域,長期利好電子產業(yè);人工智能讓“物”變成海洋中“靈動的魚”,自我學習,相互對話,提升社會生產效率。
5.一帶一路,基建;目前看來特朗普上臺有可能造成美國在全球范圍內收縮,中國借此機會提升全球影響力,SDR,一帶一路戰(zhàn)略都能得到很好的實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