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6-22 09:35:56
2016年將近過半,隨著整體樓市的持續(xù)火熱,上半年杭州土地市場供地節(jié)奏明顯加快,高價頻出,悄然間,包括信達、融信、龍湖等外地大鱷均已坐擁多塊土地,深入布局杭州市場意圖明顯
每經編輯 沈溦
每經記者 沈溦
房價仍在漲,土地市場的高溫卻在漸漸退燒。
6月20日下午,杭州公開出讓蕭政儲出[2016]16號、蕭政儲出[2016]17號兩相鄰住宅地塊,龍湖和融信分別斥資19.9億元和18.12億元奪下,折合樓面價分別為13984元/平方米和13826元/平方米,平均溢價率15.5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6年將近過半,隨著整體樓市的持續(xù)火熱,上半年杭州土地市場供地節(jié)奏明顯加快,高價頻出,悄然間,包括信達、融信、龍湖等外地大鱷均已坐擁多塊土地,深入布局杭州市場意圖明顯。
融信龍湖奪地
在經歷了上半年屢造地王的瘋狂之后,近期的杭州土地市場明顯有降溫趨勢,溢價率也逐步回落。6月20日,土地拍賣現場情況顯示,房企加價都普遍謹慎,幾乎每一輪的加價都維持在現場要求的最低加價幅度。
據悉,本次蕭山土地出讓總出讓面積91127平方米,總體量27.34萬平方米,總起價32.9億元。成交價38億,平均溢價率15.57%
6月20日現場,17號地塊經過38輪的現場競價,由融信以總價18.12億元拿下,折合拿地樓面價為13826元/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融信已在蕭山區(qū)域內多次拿地,最近的蕭山北區(qū)宅地總價17.09億元,溢價率14.31%。
自2013年首次進入杭州拿下藍孔雀板塊兩宗地塊后,截至目前,融信已在杭州布局有包括融信·杭州公館、融信·藍孔雀、融信·學院府、融信·蕭山公館等在內的11個項目。
隨后推出的16號地塊,最終經過27輪的現場報價,龍湖地產以總價19.9億元拿下,折合拿地樓面價為13984元/平方米,溢價率為16.39%。與融信相似,龍湖地產在蕭山區(qū)域也已坐擁多地。
僅今年上半年就拿下兩宗地塊,目前龍湖在杭未售的項目共有4個,其中三墩北和悅茗北地塊將在本周三進行雙案名發(fā)布,兩個項目預計都是下半年9-10月份面世,悅茗東項目與新拿的北干東地塊目前仍未定名,
龍湖方面表示,“悅茗東項目緊挨悅茗北,將會聯合打造成奧體板塊的優(yōu)質大盤;昨天新拿的北干東地塊具體產品還沒確定,但一定會打造成蕭山核心地段的標桿項目。”
據悉,目前龍湖杭州在售項目8個,7個住宅項目1個酒店式公寓項目,其中武林九里5月首開,名景臺、唐寧one、春江悅茗和香醍溪岸都處于銷售尾期,今年都處在清盤狀態(tài),春江彼岸和春江酈城住宅都已售罄,目前主要在售商鋪。
外地房企建倉杭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隨著上半年杭州土地市場的放量供應,外地房企在杭州土地布局明顯加快,除了融信奪地6宗獨占鰲頭外,包括信達、龍湖、招商局地產等均已拿下至少兩宗土地。
業(yè)內人士指出,隨著G20峰會、亞運會的落戶,杭州基礎配套建設提升非常迅速,同時也帶動了購房者對于城市的預期,特別是近年來杭州定位為互聯網中心、創(chuàng)業(yè)中心,人口吸引力也在加大,消費力大大提升。而相比長三角其他二線城市樓市異常高溫,杭州房地產發(fā)展相對平穩(wěn)的狀態(tài),使得房地產企業(yè)拿地風險較小。
此前,融信集團副總裁華東區(qū)域總經理林峻嶺在接受杭州當地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在華東區(qū)域的各大城市當中,只有杭州的樓市風險是在預計的合理可控范圍之內的,其它城市只能賭,沒有辦法布局。
據悉,目前杭州已成為今年來融信在單一城市最大的土地儲備支出。在融信已經布局的5個城市中,杭州去年簽約銷售金額為34.41億元28.9%,僅次于福州的39.5%。而它在杭州的平均售價也達到公司最高的3.16萬元/平方米。
龍湖方面也同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杭州是集團重點戰(zhàn)略布局的城市,龍湖將持續(xù)關注優(yōu)質板塊的優(yōu)質地塊,會在控風險的前提下盡量多拿好地,未來布局主要考慮龍湖擅長的拓展區(qū)和潛力區(qū),如龍湖深耕的奧體板塊,同時對城東新城、城西的申花以及未來科技城等板塊的關注度也較高;核心區(qū)土地比較稀缺,也會持續(xù)關注,尋找打造高端豪宅的土地機會。
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浙江調查總隊統(tǒng)計,5月全省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huán)比上漲1.7%,漲幅環(huán)比縮小0.2個百分點,已是連續(xù)十四個月上漲。11個設區(qū)市價格全部上漲,其中漲幅最大城市為杭州漲幅達2.5%。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