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03-24 22:28:58
3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約談了1號店、大眾點評、餓了么、開新二手車、洋碼頭等15家知名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針對央視315晚會反映的問題
每經編輯 蔣佩芳
每經記者 蔣佩芳
3月23日,上海市工商局約談了1號店、大眾點評、餓了么、開新二手車、洋碼頭等15家知名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針對央視315晚會反映的問題,發(fā)現存在對經營者審查把關不嚴、虛假宣傳和虛構交易等問題,要求平臺經營者強化法治觀念和誠信意識,自查自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在23日進行的電商約談會上,上海市工商局要求各平臺經營者完善主體資質審查制度、杜絕虛假宣傳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積極配合監(jiān)管部門打擊虛構交易等違法行為以及加強跨境商品質量管控。
對于第三方平臺存在哪些問題?上海市工商局表示,作為網絡商品交易的重要載體,第三方網絡交易平臺事關網絡市場健康發(fā)展和廣大網絡消費者的切身利益,經常成為社會輿論的關注點。從目前看,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對申請進入平臺的經營者審查把關不嚴;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不嚴;虛構交易、偽造信用評價;部分跨境電商對商品質量和信息管控不力。
至于第三方平臺今后要如何做?上海市工商局要求平臺經營者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tài)度,正視問題,舉一反三,抓好自查自糾:
一是要完善主體資質審查制度,加強對入駐經營者相關資質的審查并及時更新,督促并協(xié)助網店履行網上亮照義務,對主體資質造假、店鋪照片不實的情況及時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報告,并積極采取措施予以處理。
二是要杜絕虛假宣傳,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平臺要加強對商品和信息的監(jiān)控,規(guī)范網頁宣傳用語,向消費者提供真實透明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杜絕利用不對稱信息賺取差價的違法行為。
三要積極配合監(jiān)管部門打擊虛構交易等違法行為。平臺要加強技術手段建設,甄別和過濾虛假信用評級,建立黑名單制度屏蔽職業(yè)代刷用戶。
四要加強跨境商品質量管控。跨境電商平臺經營者要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嚴格審核品牌授權、商品進貨渠道、商品質量等,保障跨境商品質量,提升售后服務品質。
據了解,上海市工商局下一步將與各平臺企業(yè)加強溝通聯(lián)系,堅持監(jiān)管與服務并重,督促指導企業(yè)完善交易規(guī)則和內部管理制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