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熱點

每經網首頁 > 熱點 > 正文

監(jiān)管系統上線 輕小無人機或告別“黑飛”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14 00:39:01

目前,根據相關規(guī)定,超過一定重量,在視距外飛行的無人機每次飛行前都需要申報飛行計劃。盡管不少人有駕駛執(zhí)照,申請計劃的不便還是讓多數無人機處于“黑飛”之中。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肖樂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實習記者 肖樂

目前,根據相關規(guī)定,超過一定重量,在視距外飛行的無人機每次飛行前都需要申報飛行計劃。盡管不少人有駕駛執(zhí)照,申請計劃的不便還是讓多數無人機處于“黑飛”之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日前在第三屆AOPA國際飛行訓練展會上了解到,由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以下簡稱AOPA)牽頭,多家企業(yè)聯合開發(fā)的針對輕小無人機的監(jiān)管系統已經上線,并且近期將在全國進行推廣,這一監(jiān)管系統的應用意味著大量輕小無人機將告別“黑飛”。

監(jiān)管系統9月將向全國推廣

來自西部某高校的饒同學是一名資深的無人機愛好者,他所在的團隊每周都會外出進行飛行訓練。他告訴記者,他們每次航拍都沒有申請飛行計劃,“一般都是飛幾天就走了,誰愿意折騰這些啊。”

不過近年來,各地的無人機事故屢見報端,2013年12月,北京某航空科技公司3名員工操控無人機“黑飛”航拍測繪,致多架次民航飛機避讓、延誤。無人機產業(yè)呈現爆發(fā)式增長的態(tài)勢,但其缺乏監(jiān)管,存在安全隱患也是產業(yè)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在深圳第三屆AOPA國際飛行訓練展會上,記者了解到,AOPA已經上線一個名為“U cloud”的無人機監(jiān)管系統。AOPA是中國民用航空局主管的全國性行業(yè)協會,也是國際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IAOPA)的國家會員。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標準司通用飛行標準處處長陳廣承介紹,“U cloud”是以云計算為基礎的無人機監(jiān)管系統,“無人機在天上飛的每一個動作變化、所有的航跡都可以用數據表達,高度、速度、位置、航向等數據都會進入我們的系統,然后根據這些數據,可以開發(fā)出針對安保、預警、避讓等不同場景的應用平臺。”陳廣承這樣解釋“U cloud”的工作原理。

據了解,“U cloud”監(jiān)管目前主要針對的是重量在7~25公斤,150米高度以下作業(yè)的無人機,無人機接入這個監(jiān)管系統之后便無需自己申請飛行計劃。

記者在“U cloud”運行界面看到了北大荒通航、零度智控、致導科技等公司的無人機飛行情況。陳廣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在平臺剛剛上線,接入的公司還非常少,9月份將出臺一份草案文件,發(fā)放給各個無人機制造商、飛行企業(yè),向全國進行推廣。根據AOPA的計劃,“U cloud”平臺將在2016年開始試運行,同時將培育更多的運營商,帶動市場進入充分競爭的狀態(tài)。

陳廣承表示,他們的想法是,未來“U cloud”可以覆蓋1500米以下所有的直升機、運動類飛行器等,而通過技術手段解決了低空飛行器的監(jiān)管,“可能會促成低空的迅速開放”。

很多人看中新職業(yè)

有了監(jiān)管平臺無須自己申請飛行計劃,但駕駛專業(yè)級無人機仍然需要持證上崗。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2013年11月頒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guī)定》,只有以下三種情況不需要執(zhí)照,一是在室內運行的無人機,二是在視距內運行的微型無人機,三是在人煙稀少、空曠的非人口稠密區(qū)進行試驗的無人機。

深圳通飛航空科研總裁王猛告訴記者,未來無人機增長潛力最大的是航拍、農業(yè)植保、測繪、空中監(jiān)控、電力巡線等專業(yè)應用領域的工作。有券商研報顯示,預計未來10年,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總規(guī)模將超過300億元。而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拿到執(zhí)照的飛控手在800人左右,正是基于無人機巨大的應用前景以及飛控手人才的短缺,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培訓機構在各地出現。

AOPA官網顯示,目前全國有38家無人機訓練機構獲得了AOPA的授權,能夠開展培訓及執(zhí)照考試。深圳中科大智是其中一家,中科大智片區(qū)經理胡翔宇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開展了4期培訓,培訓人數達到100人。

“培訓考試分為無人機應用工程師、技術工程師,還有一部分人是已經掌握了無人機駕駛技術,只是過來考個證。”胡翔宇向記者介紹,有些人是看中了無人機的發(fā)展前景,自己過來參加培訓,還有一部分是一些單位委托培養(yǎng),這部分人已經基本上掌握了無人機駕駛技術。

王猛表示,現在無人機培訓大多集中在飛控手的培訓上面,他認為相關企業(yè)應該更多關注無人機創(chuàng)業(yè)型培訓、技術操作性培訓、行業(yè)管理類培訓等,以此對無人機產業(yè)鏈形成全覆蓋,反向推動無人機產業(yè)的發(fā)展。

饒同學所在團隊的另一名同學最近在成都考取了無人機駕駛執(zhí)照,他告訴記者,和汽車駕照考試一樣,無人機駕駛資質的取得也要經過一定課時的理論培訓、操作培訓,然后再進行考試,對于考證原因,他表示,“提前準備,萬一以后用得到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無人機 黑飛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