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5-04-29 08:17:10
4月27日,北京迎來了當月的第一場土地拍賣,結果經過139輪的激烈較量,首創(chuàng)以56.4億元配建6.05萬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的代價,拿下中關村永豐產業(yè)基地地塊,溢價率48.93%,平均樓面價為3.9萬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樓面價更是高達4.3萬元/平方米,超過了周邊商品房的在售價格。
4月27日,北京迎來了當月的第一場土地拍賣,結果經過139輪的激烈較量,首創(chuàng)以56.4億元配建6.05萬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的代價,拿下中關村永豐產業(yè)基地地塊,溢價率48.93%,平均樓面價為3.9萬元/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樓面價更是高達4.3萬元/平方米,超過了周邊商品房的在售價格。而當天出讓的另一宗位于豐臺區(qū)的商用地塊,最終由深圳平安以50.4億元的底價摘得。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稱,按照4.3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計算,疊加建安、土地契稅、財務管理等成本,該項目的成本價已在7萬元/平方米—8萬元/平方米之間。如再考慮10%-20%的利潤,預計項目未來的售價將超過10萬/平方米,對于一個20層左右的高層項目來說,這一個售價無疑使得成為了又一個地王項目。
據(jù)悉,該區(qū)域內,目前市場中高端商品房售價在5萬元/平方米-6萬元/平方米,普通商品房在4萬元/平方米左右,二手房售價在3萬元/平方米—4萬元/平方米的區(qū)間。
實際上,房企對于住宅用地不予余力的爭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僧多米少”的現(xiàn)狀。
根據(jù)今年4月初,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公布的2015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顯示,北京今年的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為1200公頃,其中商品住宅僅750公頃,較去年下降了25%。由于土地整理速度較慢,北京年年都無法完成土地供應計劃,因此業(yè)內預計,今年北京商品住宅用地只能完成50%到60%的土地供應計劃。
同時,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4月份以來,一線城市住宅土地成交樓面價達16917元/平方米,溢價率為63.7%,雙雙創(chuàng)下年內新高。而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一線城市的土地供應僅相當于2014年的17%。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隨著一線城市樓市的率先回暖以及土地供應的逐年減少,房企對于北上廣深宅地的爭搶將越來越激烈,樓面價接近或者超過在售房價已經成為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的新常態(tài)。
原文鏈接:http://house.people.com.cn/n/2015/0429/c194441-26921066.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