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港股

每經網首頁 > 港股 > 正文

股價頻創(chuàng)新高 中燃再演大股東爭奪戰(zhàn)?

2013-07-22 00:50:5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鐘舒    

每經記者 鐘舒

然自去年10月收購風波結束以來,劉明輝與北控集團便雙雙不斷增持中國燃氣(00384,HK,以下簡稱中燃),似有“你追我趕”之意。

近日,北控集團再擲2.3億港元高位增持中燃股份至21.57%,重登大股東寶座;劉明輝與北控集團在中燃單一大股東地位上的微妙交替,尤其是北控在增持上的 “不服輸”之勁也令市場猜測:一場新的股權攻防戰(zhàn)或正在醞釀之中。

北控頻增持 重奪大股東地位/

始于2011年底、時間跨度長達11個多月的中國燃氣(00384,HK,以下簡稱中燃)爭購戰(zhàn),因其跌宕起伏的劇情堪稱2012年資本市場的一部年度大戲。隨著“白衣騎士”國有獨資企業(yè)北控集團半路殺出,并最終擊退了被中燃稱之為敵意收購者的新奧能源、中石化組合,中燃正在由此前的股權高度分散狀態(tài),逐步建立了以創(chuàng)始人劉明輝 (含富地聯(lián)合體)、北控集團和韓國SK為三大股東(持股比例合共近60%)的相對穩(wěn)定的股權結構。

曠日持久的收購戰(zhàn)早已結束,但中燃股價的升勢還在繼續(xù)。截至上周五(7月19日)收盤,中燃盤中創(chuàng)下9.18港元/每股的歷史新高,這一價格較2011年11月14日收購戰(zhàn)拉開序幕時,已上漲了約250%。

伴隨股價飆漲的,則是創(chuàng)始人劉明輝以及北控集團馬不停蹄的增持。其中,北控自2012年5月首擲近10億港元增持中燃股票比例至8.96%,并成為第三大股東以來,已大筆增持六次,迄今已成第一大股東。事實上,就在中燃股價創(chuàng)歷史新高的前一周,北控集團剛剛斥數(shù)億港元增持。

據(jù)港交所信息披露,7月11日,北控花費2.31億港元、以每股平均價8.21港元(最高8.35港元)增持中燃,持股比例由20.98%增至21.57%,超越公司創(chuàng)始人兼主席劉明輝所控制的21.12%股權,這意味著,北控在近五個月內第二次奪得第一大股東寶座。今年2月28日,北控剛剛斥資5億港元,以每股6.74港元于場外購入中國燃氣7500萬股,彼時北控持股比例由19.48%升至21.12%成為第一大股東。

有意思的是,就在北控于7月11日增持前,中燃剛剛在7月4日公布的披露報表中稱,公司管理層行使購股權共2.11億股,使已發(fā)行股本增至47.89億股,北控集團原持股比例也因此降至20.98%,低于彼時劉明輝 (包括富地石油持股)等的持有比例。

盡管北控集團董事長王東曾表示入股中燃屬價值投資,但北控連番增持且不惜高位增持的態(tài)度,還是令人猜測它是在誓保大股東地位,而這也無疑使市場對于北控入股中燃的最終意圖產生了聯(lián)想。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留意到,早在去年中燃收購戰(zhàn)結束時,耀才證券市場研究部副經理植耀輝就認為,近年內地天然氣市場發(fā)展機遇龐大,不排除北控集團日后會把其所持股的中燃業(yè)務注入子公司北京控股(00392,HK)。

近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提出了類似猜測,“北控的增持行動背后可能有兩種考慮,一是靜候時機入主中燃,二是待未來燃氣資產更貴時,將所持有的中燃股權注入其子公司北京控股,后者目前經營業(yè)務范圍包括燃氣、啤酒、污水處理等。”他指出,原本是窗口企業(yè)的北京控股近年來一直在整合旗下各類資產,一方面逐步淡出收費公路業(yè)務,另一方面則越來越看重管道燃氣等業(yè)務。

去年11月,北京控股先是以逾1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母公司北控集團出售了首都高速公路96%股權及經管權;隨后又以4214萬元人民幣的代價從北控集團收購了燃氣資產。

記者查閱北京控股2012年報發(fā)現(xiàn),公司期內總業(yè)務收入355.7億港元,經營業(yè)務凈利潤31.5億港元。其中,天然氣分銷及輸氣業(yè)務共盈利27.9億港元,這也意味著,2012年管道燃氣業(yè)務利潤占北京控股總經營利潤的近九成。

收購百江剩余股權仍未完成/

去年那場收購戰(zhàn)雖然塵埃落定,但期間的各種紛擾卻令中燃收購百江氣體一事幾度推遲,至今仍未徹底完成。

7月16日,中燃發(fā)布公告稱,“就收購百江氣體余下51%股份,賣方同意向買家授出認購期權一事,之前已將最后截止日期進一步延遲至今年6月30日。但截至7月16日,完成尚未作實,賣方及買方未必會根據(jù)認購期權及補充協(xié)議落實完成。”中國燃氣還稱,將根據(jù)上市規(guī)則適時進一步公布。

公開資料顯示,百江氣體在內地從事液化石油氣終端零售業(yè)務,在江蘇、湖北及浙江等省份擁有約450家自有零售店及約120個特許授權銷售點。2011年6月,中燃以2.6億港元收購百江氣體49%的股權,并約定其后中燃可行使認購期權收購剩余的51%股權,價格為2.7億港元。

卓創(chuàng)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全資收購完成后)中燃可更好地依靠百江已有的優(yōu)勢進一步發(fā)展市場。

然而,中燃對百江剩余51%股權的收購期限卻數(shù)度延遲。2012年底,中燃公告稱,由于尚未取得收購剩余51%股權交易所需的反壟斷批文,彼時買賣雙方訂立補充協(xié)議,將交易最后截止日期進一步延遲至2012年6月30日。

值得一提的是,與前述交易延遲公告同日(7月16日)發(fā)布的,還有中燃2013財年年報(截至2013年3月31日年度)。數(shù)據(jù)顯示,公司期內營業(yè)額為212.5億港元,凈利潤為20.4億港元,分別較上一財年增長12.2%、78.8%,毛利率及純利率則分別由上一財年的19%、6%升至20.6%、9.6%。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