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9 01:17:38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記者 曾子建
6月,“六絕”。
今日 (6月29日),A股6月行情將收官。截至昨日,滬指6月下跌7.44%,創(chuàng)出9個月最大跌幅,收陰已成定局。
自6月19日以來,空頭已連續(xù)7個交易日牢牢掌握主動權,滬指七連陰已將今年上半年漲幅完全吞噬,且昨日收盤點位已低于去年年底點位。
板塊全線飄綠
“現在已經很難再從消息面上找到大盤下跌原因了”,面對如此低迷的行情,某券商策略分析師無奈感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昨日市場消息面看,并無實質利空出現。尤其是前日紐約股市受經濟數據好于預期的刺激,道瓊斯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都反彈了0.74%,歐洲三大股指反彈幅度更是在1%以上。而昨日早盤,滬指也的確在高開后出現小幅反彈,但尾盤放量下跌。最終滬指跌破2200點整數關口,以2195.84點報收,而去年年底收盤點是2199.42點,目前可謂跌回原點。
上述策略分析師表示,如果非要為昨日的大跌尋找原因的話,就只能歸結為市場信心太過疲弱,導致主力機構紛紛選擇離場。據最新統(tǒng)計數據顯示,目前A股賬戶持倉比例降至34.16%,已創(chuàng)下2008年以來的最低值,如此低迷的人氣,確實很難激發(fā)主力做多的欲望。因此,當大盤在經過周二和周三的盤整之后,股指在5日均線的壓制下,最終再度破位下行。
從盤面看,盡管昨日仍有超過10只個股漲停,且新上市的3只新股首日也全部保發(fā),但總體上市場仍表現為個股普跌。至收盤時,精達股份(600577,收盤價5.65元)、江蘇國泰(002091,收盤價10.51元)、福建南紙(600163,收盤價5.08元)和賢成礦業(yè)(600381,收盤價3.82元)4只個股跌停,而中海海盛(600896,收盤價4.31元)、東方電氣(600875,收盤價17.63元)等多只個股跌幅亦超過9%。
從行業(yè)來看,所有板塊全線飄綠,而前期受到熱炒的“三沙概念股”則大幅回落。如中海海盛、海峽股份(002320,收盤價12.45元)等都現較大跌幅,僅有海南瑞澤(002596,收盤價16.54元)繼續(xù)漲停。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上半年即將過去,不久之后將開始披露中報,由于今年上半年多數行業(yè)經營業(yè)績可能低于預期,因此或面臨業(yè)績風險。基于這一因素,短期看,個股普遍表現疲弱的局面或難以改變。
上半年16股翻番29只個股腰斬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回顧今年上半年來的走勢,滬指年初從2132點低點展開反彈,至3月中旬股指漲到2476點,完成第一波上漲。隨后經過半個月調整,回到2240點附近。進入4月后,行情進入第二波上漲,但5月初在證監(jiān)會多項利好消息的推動下,股指仍于2450點附近見頂回落。隨后的兩個月時間,股指終于又跌回接近“原點”位置。
盡管今年上半年走勢實在不佳,但從個股表現看,上漲個股仍多于下跌個股。巨靈財經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滬深兩市約2400只個股中,近半年來共有984只個股下跌。其中,29只個股跌幅超過30%,股價幾乎被腰斬。而跌幅最大的大立科技(002214,收盤價18.60元)今年上半年跌幅超過50%,此外,ST宜紙(600793,收盤價9.16元)等跌幅也超過40%。
相比之下,盡管大盤處于弱勢,但也有不少個股漲幅翻番。其中,今年上半年第一牛股國海證券(000750,收盤價12.00元)累計漲幅高達172%,排名第二的浙江東日(600113,收盤價12.21元)漲幅也有166%。上半年漲幅翻番的個股多達16只,超過100只個股漲幅超過50%。
高華證券:中小盤股下跌風險大
截至昨日,滬指6月已下跌176.39點,跌幅7.44%,創(chuàng)出去年10月以來的最大月跌幅。
今日,滬指將迎來6月收官戰(zhàn),《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仍有分析師在下跌行情中保持樂觀。
國信證券分析師閻莉認為,從2132點與1664點對應的貨幣情況看,兩個點均是貨幣政策的轉向點,即股指與貨幣的共振低點,這種點是市場重要的底部,40個月左右才出現一次,十分珍貴。2132點前后降準三次、降息一次,市場沒有強勁上揚,呈現底部震蕩并再度回落驗證2132點拐點,這與見底1664點后再度回落驗證的情形極為相近,很有可能是再次的滯后反應。
高華證券在表示 “短期內市場可能仍將震蕩,但中期將保持上行”的同時,也指出7月之后的非流通股解禁規(guī)模將較上半年明顯增加,已處低位的大盤股估值降低風險較小,而中小盤股估值下降風險要高很多。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lián)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