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愈上漲愈縮量 解碼反彈行情“新思維”

2012-02-18 01:13:36

在股指期貨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對待如今的股市,需要用新的思維去審視和把握,同時,也需要新的對策。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量能陷入僵局,三步一回頭,五步一叩首。俗話說,股價的上漲需要靠量能的配合,即“量在價先”。但在當前,量能并沒有給市場多少好臉色看。

雖然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當前的點位頗具吸引力,一季度行情值得期待,但因為各種原因,量能仍無法有效放大。

然而,市場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縮量,并不一定表明多頭就沒有傾盡所能。在股指期貨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對待如今的股市,需要用新的思維去審視和把握,同時,也需要新的對策。

/市場/

換手率慘淡大盤現縮量反彈

自2012年1月6日上證指數達到2132點以來,指數已經反彈了近10%。隨著指數漸現多頭排列,上行的趨勢越發(fā)明朗。然而,和股指向上的趨勢不同的是,量能始終無法有效且快速地放大。這導致大盤在縮量中前行。

反彈“量價背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顯示,截至2月16日,上證綜指、深證成指、中小板指數、創(chuàng)業(yè)板指數今年以來的最大漲幅依次為11.33%、14.62%、16.98%、19.46%。

從歷史經驗看,如果將上述上漲表現定義為“反彈”,其力度并不吸引人。但若將上述上漲定義為反轉或者趨勢性上漲,其早期展現出的力度還是不錯的。

然而,指數在悄然走好,但量能卻震蕩得厲害。

比如滬指除在1月10日成交額猛升至910.5億元以外,見底以來的其他日子始終沒有超過900億元。要知道,在去年10月底的反彈中,成交額在短短8個交易日內就先后達到985.8億元、1041.9億元、1363.1億元,為近4個月以來的新高。

此外,自本輪反彈以來,滬指的量能竟多次縮減至400億元水平,與下跌行情最恐慌時無異。而深成指竟然還于1月31日縮量至354.9億元,甚至比見底區(qū)間的單日成交額還要低。

真實換手率“凄慘”

不可否認,本輪見底反彈以來絕對量能在增長。不過,若剔除市場擴容、股價上行等因素,量能實際上是在萎縮。這一點可以從“真實換手率”指標看出。

由于股市擴容,市場的基數變大,在此情況下,同樣的錢,對應的換手率,也就是購買力已經大幅下降。為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引入真實換手率指標(真實換手率=區(qū)間日均成交額/區(qū)間流通市值100%),并用以判斷市場活躍程度和行情運行方向。

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滬市流通市值約為13.23萬億元,1月7日以來的日均成交額為687億元。以此計算,當前的真實換手率只有0.52%。

0.52%到底是個什么水平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計算發(fā)現,滬指歷史上各個底部區(qū)域,2319點前的2010年6月真實換手率為0.738%;1664點所在的2008年10月真實換手率為1.37%;998點前的2005年5月真實換手率為0.85%。而在2011年6~8月,滬市真實換手率分別為0.603%、0.76%、0.597%。

也就是說,就算是見底反彈,如今的換手率依舊處于低位。

縮量上行與歷史背離

雖然市場存在事實性的縮量,但這并沒有阻礙指數上行的步伐,市場還逐漸形成了均線多頭排列。這種情況與歷史行情中見底后的量能表現并不一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歷史情況看,在底部區(qū)域的上漲一般是“放量上漲”,只有在高位的反彈或者是快見頂的上漲,才會是“縮量上漲”。

比如在2319點底部區(qū)域,兩成從不到500億元逐步放大到1330億元,與指數是齊頭并進的;2010年9月30日后的井噴行情,量能從前期的670億元幾天便放大至最高3075億元;1664點之后,量能在幾天之內就出現翻倍,且持續(xù)放量,從237億元很快過渡到上千億元。

市場相信,正是在量能的支持下,指數才見底走高。相反,縮量上漲的情況在股市中并非沒有,但多出現在上漲行情的末端,而不是如今的上漲初期。如2007年 “5.30”之后,雖然指數還在突飛猛進地上漲,但量能已經出現對半縮量的情況;2010年2月份之后的縮量反彈,指數仍處于高位;2011年2月份之后的高位反彈,其量能明顯遠低于2010年10月份的拉升。

由此可見,股市低位反彈往往有量能的配合,股市高位反彈則是強弩之末,成交量縮量明顯。但是,當前的情況確是,明明屬于低位反彈,卻沒有量能的配合;雖然沒有量能的配合,指數卻有著繼續(xù)向上的趨勢。

/分析/

量能不濟或將持續(xù) 股指期貨為反彈提供可能

對于縮量上漲,不少市場人士憂心忡忡,從而放慢了抄底的步伐,甚至是打消了進場的念頭。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卻認為,在股指期貨的大背景下,當前的行情需要用新的思維來詮釋,不排除股市量能不濟的情況還會持續(xù)較長時間,但指數會在傳統(tǒng)技術派的猶豫中悄然上行。

進場信號“落空”

由于量能始終跟不上上漲的步伐,市場人士的謹慎情緒增多。

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從技術的角度指出,2132點的回升呈現出上下兩邊收斂的形態(tài),這種形態(tài)一般出現在頂部,在當前位置出現說明回升存在問題,其根源之一就是量能不足。

閆莉表示,單日的量能水平可能會較前一日放大,但整體上看程度還不夠。從1月份的市場整體資金進出情況看,呈現出凈流出減少的情況,這種資金狀況只能支撐1個月左右的反彈行情(類似2011年6月、10月),如果要有數月的回升行情,需要呈現出資金凈流入(類似2010年7月)。

不僅是賣方(券商),買方市場也存在類似心態(tài)。

統(tǒng)計顯示,2312點以來,機構屢屢出現交易龍虎榜的賣出方中。比如2月16日,攀鋼釩鈦(000629,收盤價7.52元)出現漲停,隨即,機構席位占據了賣出前五名中的四位;搜于特(002503,收盤價30.81元)2月16日也出現漲停,買入榜中雖有機構席位,但買入量最高僅有160萬元,而賣出第一名的機構出貨金額高達789萬元。

“我對經濟比較擔憂,所以不會做多。”日前,上海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募基金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除了配備一些大塊頭藍籌股以外,中小盤股通常采取逢高減倉的做法。“比如地產股,即使有很多理由支撐調控會放松,但我只會配置‘招保萬金’,別的不考慮。”

多因素導致縮量

“我不會輕易加倉,至少要保持三分之一的空倉留作機動。”一位陽光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一季度的市場值得期待,但也要考慮到“黑天鵝”的出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當前的確有眾多因素制約增量資金入場。

一方面,站在資金供給的角度看,考慮到出口增速的放緩,未來流動性將更加依賴于政策的寬松。而隨著春節(jié)因素的散去,央行于上周開始啟動正回購,顯示目前的資金面供需狀況符合其預期,短期放松的可能性較小。

而站在經濟背景的角度看,負面因素依舊很多。

其一是歐債。目前,希臘債務問題反反復復,能否順利獲得第二輪貸款援助的討論延遲到下周一的布魯塞爾會議,導致市場擔憂情緒再度點燃,打壓商品走勢。此外,美國經濟基本面改善暗示美聯儲采取QE3的預期進一步放緩,美元的走強很大程度將抑制商品反彈的腳步。

二是國內的通脹。2月15日,中國央行發(fā)布的去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zhí)行報告。這份報告公布后,市場對今年貨幣政策寬松度的預期已經弱化,這是因為報告顯示通脹仍然是貨幣政策放松的主要障礙,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水平的決定在很大程度上仍有賴于跨境資金流動的方向與規(guī)模。

最重要的當然是中國經濟的前景和增速問題。

中信建投分析師吳啟權指出,目前經濟短周期會見底回升,但力度取決于庫存重建強度、貨幣寬松程度以及房地產投資恢復程度?;诶硇缘姆治?,短周期彈性恢復或比較有限。而短期經濟彈性有限或會制約周期行業(yè)進一步反彈的空間,對指數不宜過度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市場的角度看,縮量伴隨著指數的亦步亦趨,完全顛覆了長期以來技術派的思維,場外增量資金的入市必然受到阻礙。

或與股指期貨有關

對于當前市場為何能夠縮量反彈?有業(yè)內人士指出,這或許跟股指期貨有關。

2010年4月,股指期貨正式推出,至今已有近兩年時間。股指期貨的出現對股指現貨的影響幾何,特別是股指期貨到底是加劇股指波動,還是平滑股指波動,仍難有定論。不過,通過股指期貨運行近兩年的軌跡,我們多少可以一探究竟。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僅從K線形態(tài)看,股指期貨推出的近兩年里,市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是2010年4月~2010年底。這一階段,股市先是經歷了持續(xù)下跌,隨后又是快速上漲。這或許可以理解為,在市場剛開始玩股指期貨的時候,投機氛圍更濃,順勢而為的情況被放大和強化,從而造成指數波動加劇;

二是2011年全年。這一階段股市在前期波段上揚后,便開始了逐級下跌。這期間的回調和反彈形態(tài)非常標準。這可以理解為,隨著參與者的增多,此時的股指期貨交易者趨于理性化,開始逐漸摸索如何抄底逃頂;

三是2012年至今。當前,無論是單日行情還是多日行情,股指走勢都趨向“三步一回頭,五步一叩首”,指數運行趨向平滑。

值得注意的是,指數運行在股指期貨的影響下趨于平滑,量能也同樣趨于平滑。若考慮到股市擴容的問題,2011年以來,滬指的換手率一直在下降。

對此,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分析認為,股指期貨導致股市成交量萎縮的情況是說得通的。首先,一部分原本進行股票二級市場投資的資金流向了股指期貨,這其中既包括大戶,也包括機構。

其次,在傳統(tǒng)的交易模式下,一旦出現政策性波動或者利好刺激股價的情況,無論大戶還是機構,都只能通過向二級市場“注入”資金才能獲得豐厚回報。如今,隨著股指期貨的出現,大戶和機構完全可以通過股指期貨來創(chuàng)造更大的利潤;同理,當利空出現時,情況也一樣。

正是在有了股指期貨的情況下,二級市場的縮量上漲變成了一種可能。這也就是當前行情的新思維。

/策略/

小資金撬動大市場 藍籌股或迎來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fā)現,相對于以前的見底反彈,如今指數每上漲1%所對應的量能漲幅是2008年股市見底以來最小的,姑且可叫它 “量指比”(量能漲幅/指數漲幅×100%)。仔細分析這背后的原因,將有助于投資者把握股市縮量上漲新思維下的投資機會。

“量指比”最小化

統(tǒng)計發(fā)現,從此輪股市見底次日算起,1月7日~2月16日,滬指共經歷24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為687億元,該成交額較見底日(1月6日)的成交額394.7億元增長了74%。——這一量能增幅對應的是滬指見底以來11.33%的最大漲幅。也就是說,該階段,指數每漲1%,成交額需要增加6.53%;

而根據歷史數據,2011年10月24日~2011年11月4日,滬指共經歷了9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942.1億元。該成交額較見底日(雖然指數最低出現在10月24日,但以縮量的10月23日為計更合理)437.3億元增長了115.4%。——這一量能增幅對應的是滬指見底以來9.95%的最大漲幅。也就是說,該階段指數每漲1%,成交額需要增加11.6%;

2011年6月21日~2011年7月18日,滬指共經歷了20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1125.6億元。該成交額較見底日(6月20日)661.4億元增長了70.2%。——這一量能增幅對應的是滬指見底以來8.27%的最大漲幅。也就是說,該階段指數每漲1%,成交額需要增加8.5%;

2011年1月26日~2011年4月18日,滬指共經歷了52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1516.5億元。該成交額較見底日 (雖然指數最低出現在1月25日,但以縮量的1月26日為計更合理)680.9億元增長了122.7%。——這一量能增幅對應的是滬指見底以來15.26%的最大漲幅。也就是說,該階段指數每漲1%,成交額需要增加8.04%;

與當前點位更為接近的數據,2010年7月2日~2010年9月7日,滬指共經歷了48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1033.1億元。該成交額較見底日(以7月1日計算)475.8億元增長了117.13%。——這一量能增幅對應的是滬指見底以來7.1%的最大漲幅。也就是說,該階段指數每漲1%,成交額需要增加16.5%;

2008年11月7日~2008年12月9日,滬指共經歷了48個交易日,日均成交額759.23億元。該成交額較見底日 (剔除前期底部縮量橫盤,以11月6日計算)277.5億元增長了173.6%。——這一量能增幅對應的是滬指見底以來25%的最大漲幅。也就是說,該階段指數每漲1%,成交額需要增加6.94%。

從以上歷史數據對比可以發(fā)現,無論是指數高于當前的情況,還是指數低于當前的情況,在如今的上漲過程中,滬指每上漲1%所需要的成交額增幅僅為6.53%,略低于歷史大底1664點區(qū)域的情況,也遠遠低于2319點時的情況??紤]到時間距離現在越近,指數體量越大,當前真實的“量指比”應該比上述數值還要小。也就是說,當前的行情,多頭用越來越小的資金,撬動了越來越大的市場。

用新思維指導投資

顯然,上述情況并非偶然。那么,縮量上漲又能給投資者提供哪些指導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認為,首先,市場要習慣這種縮量上漲的行情。

據中金公司早前測算,2012年股市資金需求量約1.25萬億元,而目前預計的資金供給是約1.03萬億元。這導致今年資金缺口高達0.22萬億元。中金公司認為,股市的資金供需平衡改善需要兩個必要條件:一是政策驅動資金成本下降,從而推動居民資產重新配置,回流股票市場;二是利用制度引導長期資金入市。

顯然,前者屬于市場層面,這需要股指上行的配合;而后者屬于政策層面,比如養(yǎng)老金入市如果成行,必將引導更多的長期資金進入股市。

遺憾的是,當前上述兩個方面的情況并不明朗。此外,再加上歐債、QE3、通脹、國內經濟前景等多因素的制約,指望資金面供給和量能的大幅改善,尚不現實。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市場尋找到了一條縮量上漲之路。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6.53%的成交額增幅便推動1%的指數漲幅,是比較可觀的數據。

其次,從2132點反彈以來的市場狀況看,成交放量和股價上行并不構成正相關。在當前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的看量能追股票的做法應該謹慎,對于放量的個股應該警惕。

統(tǒng)計顯示,今年1月6日~2月16日,在A股反彈的背景下,共有111只股票逆市下跌,而這些下跌的股票呈現出兩種:一是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占據了絕大多數席位,二是這些小盤股出現了相對較大的換手率。比如換手率最高的天舟文化(300148,收盤價24.78元),區(qū)間漲幅僅為1.76%;星期六(002291,收盤價8.12元)在1月10日放出歷史天量,隨后卻是暴跌。

藍籌股迎來機會?

最后,對于投資機會,有分析認為,在縮量上漲的情況下,藍籌股的機會更為明顯。

從后5.30行情看,當時的市場格局便是縮量上漲,藍籌股上漲。記者對比后發(fā)現,后5.30行情與當前行情雖然在點位上明顯不同,但卻存在不少類似的地方。

比如政策信號方面。2007年5月30日,A股市場因為財政部凌晨宣布上調印花稅,導致股市在短短一周內從4300點一路狂泄至3400點,眾多股票連續(xù)遭遇3個跌停板,投資者損失慘重。

在5.30暴跌之前,市場的氛圍是,垃圾股瘋狂上漲,認沽權證遭到惡炒,游資大戶興風作浪。實際上,就在2007年5月14日,證監(jiān)會就發(fā)布了通知明確提出要“強化風險提示”。

如今,在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上臺后,他對內幕交易的持續(xù)打擊,以及鼓勵長線資金入市、提出藍籌股價值明顯等 “喊話”,不恰與后5.30行情前十分相似嗎?

從資金的流向看,5.30后,游資大戶炒作題材股之風偃旗息鼓,基金上位主攻藍籌股,源源不斷的基民資金涌向藍籌股,擠出的是其中的散戶、大戶。

如今,在嚴打內幕交易、股市縮量上行的背景下,游資、大戶并不敢大肆進場炒作,這就表現為當前少有強勢板塊和主題投資機會,這導致市場的增量資金不濟。

另一面,機構對經濟環(huán)境的擔憂,迫使他們遠離不確定性強的題材股。比如近期市場鮮有偏愛題材布局的王亞偉的消息。當然,由于倉位的要求,公募基金不可能空倉,配置大藍籌便是其唯一路徑。在此格局下,市場便見到了有色股、煤炭股在前期的大幅上揚,攀鋼鋼釩、廣晟有色(600259,收盤價59.26元)的多次漲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免费va国产高清不卡大片,笑看风云电视剧,亚洲黄色性爱在线观看,成人 在线 免费